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2022年07月14日10:34:25 教育 1474

2023屆美術生專業集訓基本上已經全部開始,剛開始集訓,大家一定都是興奮的,但是在集訓中有幾個必須要注意的關鍵點,各位藝考生們需要提前了解。

1.調整好心態耐得住性子

為了在美術集訓期間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往往需要同學們反覆的坐在畫凳上長時間練習,時間久了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非常考驗考生的耐心。所以美術培訓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誰能坐得住,誰坐的時間長,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因此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虛心、耐心的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2.隨時留意最新藝考政策

考生和家長集訓期間要隨時留意本省的藝考政策等相關信息,及時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應對。平時這些方面的內容一般都是由家長來完成,但考生自身也應該有所了解,掌握最新信息才能主動備戰,把握性也更大。同時,結合自身的專業水平,提前選定目標院校和報考計劃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了目標和詳細的計劃,才會有學習的動力。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3.有清晰的自我認知,針對性練習

考生要想在專業上快速提高,一定要在集訓的過程中找准自己的專業優勢。像素描、色彩、速寫、創作、專業設計等方面,覺得自己哪方面比較強、哪方面更有把握,就針對性的在課後進行訓練,讓強項更強,弱項得到改進,這一點在後期可以根據目標院校的考試內容進行突擊。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4.密切關注,調整疏導

相信每一個參加過美術藝考的考生和家長都聽說過「瓶頸期」,瓶頸期是大部分參與集訓的美術生都要經歷的。繪畫瓶頸期對於參加集訓的考生來說是很煎熬的,但也是寶貴的。當遇到瓶頸期時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心態,不能輕易的喪失信心。只要我們有足夠的認真和耐心度過這一段時間,相信在繪畫上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5.切忌盲目,合理定位

美術藝考早已不是文化弱的代名詞,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根據自身綜合情況,合理規劃和定位,都應當要清晰目標,準確定位,不要盲目跟風。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2023屆美術生集訓已開啟,這五個關鍵點藝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 天天要聞

- END -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美股三個月暴漲10萬億美元創紀錄,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本周關鍵投票 - 天天要聞

美股三個月暴漲10萬億美元創紀錄,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本周關鍵投票

美股三大指數在4月觸底後迎來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重新刷新歷史新高。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慶祝圖片,對市場表現表示讚賞。標普500指數在不到三個月時間內市值增長超過10萬億美元,創下指數從高位下跌15%以上重新突破新高的最短紀錄。歷史數據表明,7月通常是美股表現最佳的月份之一,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
AI填志願靠譜嗎?實測10款熱門產品:存在定位偏差、信息失實等硬傷 - 天天要聞

AI填志願靠譜嗎?實測10款熱門產品:存在定位偏差、信息失實等硬傷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巫慧 校對 穆祥桐2025年全國高考分數已經公布,各地已陸續開啟高考志願填報環節。今年高考志願填報季,AI技術的深度介入成為顯著亮點,多家教育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巨頭都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大模型的智能志願填報產品和服務。用AI填志願靠譜嗎?它是否能針對考生的實際情況給出個性化的志願填報方...
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

導讀: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都是985,在實力上,兩所高校差距有多大?在中國的教育星空中,吉林大學與復旦大學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各自散發著獨特的光芒。它們同屬於985工程高校,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頂尖水平。然而,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雖然都閃耀著光
暑期文言文知識點預習,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 - 天天要聞

暑期文言文知識點預習,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

暑期預習這樣做,新學期語文文言文提分30+!八年級必考知識點全在這份清單里!各位家長朋友,暑假可是彎道超車的黃金期!別讓孩子把文言文當"天書",現在預習這些,開學直接領跑班級!作為帶過8屆畢業班的語文老師,我深知八年級文言文有多"坑":生僻
為什麼學生做筆記時會突然炸毛?從大腦疲勞到課堂PUA的底層邏輯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學生做筆記時會突然炸毛?從大腦疲勞到課堂PUA的底層邏輯

歷史課上,老師剛轉身板書,教室里就開始窸窸窣窣;讓記的知識點剛寫了一半,後排學生已經開始發獃——這樣的場景,不少老師和家長都很熟悉。最近有位歷史老師氣沖沖找到我:「全班都在抱怨筆記太多,有學生甚至直接罵我笨蛋!」這背後,真的只是孩子不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