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縣領導決策》刊、網 記者孫宏權 通訊員 王小莉 王聰 馬福兵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技能,提升課堂教學策略,讓「兩高兩小——335」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落實,日前,江蘇射陽縣四明小學於9月23日開展數學「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該校校長徐古軍、副校長周慶清、教科室主任王小莉及全校數學老師參加了本次教研活動。
會議議程一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該校的劉成老師、王聰老師就三年級數學上冊的《間隔排列》這一課題,給全校的數學老師呈現了兩節精彩的示範課。該校教科室主任王小莉主持了評課議課環節的活動。
首先,執教的兩位教師彙報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教學思路。
會議議程二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接著,該校的數學老師針對這兩節課並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了評課議課。大家在發言中,讚揚了教學中出現的亮點,指出了課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陳海艷老師說,兩節課的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學手段先進,從而教的輕鬆,學的輕鬆。但是我們的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還有待提高,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逐漸培養,將他們培養成能說、會說、要說的一群孩子。我們作為教者,不僅要充分備教材,還要充分的備學生,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引領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能,學會數學方法,提升數學能力。「授之以漁」,最終真正的做到學生自己能學、會學。這才是我們每個數學老師的努力目標。
姜鐵梅老師:兩位老師的共同點是,從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從直觀形象的彩圖中觀察兩種物體的排列情況,從而發現規律,得出不同位置兩種物體數量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後應用這個知識點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姜飛主任:兩位老師的課準備的還是非常充分的,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兩人的教學模式還是比較完整的,教學效果比較顯著。個人的一點看法,在學生探索規律的時候,學生沒有充分的摸索,學生沒有討論,規律不是一下子找出來的,要經過不斷修正,不斷總結,最後得出結論。
徐愛華老師: 聽了兩位老師的課,感覺受益頗多,兩位老師在教學中都設計了動手活動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兩堂課都很成功,但是新課標上說,老師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學習者、合作者。老師在課堂上有活力,孩子們就會更有活力,孩子們參與課堂的活躍度應該會有更高更好的提升空間。
數學教研組長路洋: 間隔排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幾乎每個學生都曾經接觸過,但一般不會關注和研究它。兩位老師「扶」與「放"相結合,引導學生驗證規律,加深對數學模型的理解,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商榷之處:師生交流充分,但生生交流貧乏。兩節課教師安排的內容比較多,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教師與學生點對點的問答比較多,而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很少,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也不足,這樣的課堂的參與面就會變窄。
于海艷主任:兩節課都能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建構學習平台。在教學中,兩位老師先讓學生用數字、圖形等學生熟悉的東西創造間隔排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表現慾望,引出今天的課題。接著出示生活中的一些間隔排列,讓學生說一說圖中哪些物體之間是一一間隔排列。這樣就更多了解到間隔排列的普遍性。我覺得擺圖形驗證和畫畫表示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間先交流,這樣學生驗證的資源才會豐富,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其中。
會議議程三
「同課異構」教研活動
周校就如何評課,評課時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對全體數學老師作了指導。周校如是說:評課作為教學研討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經常開展。然而我們平時較多地關註上課、說課討論好課的標準、好課的設計與落實,較少把我們的視點聚焦於評課方面。那麼,如何評一堂數學課?既看學生,又看老師。
看學生:①看學生是否積极參与。②看學生是否體驗、感受、經曆數學學習過程。③學生是否在學習活動中學會了什麼。④學生在課堂中學會了什麼?得到哪些有助於自身發展的能力。
看老師:①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是否得到和諧時學生愉悅的學習交流。②是否對學生進行有效性指導。③是否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設有利於學生思考、探索的空間。④是否關注了課堂上的生成。
徐校為本次活動作了總結:本學期我們開展「同課異構」,集體研討式的教研活動,主要是從這三個方面考慮的:1、為了推動「兩高兩小——335」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2、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的需要;3、共同提升、共同成長的需要。徐校指出了本次兩節課的不足之處:1、需要旗幟鮮明地使用導學案;2、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興趣沒能得到很好的激發;3、教者對學生放手還不夠。
最後,徐校提出了幾點要求:1、要深刻領會開展「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的用意,要切實履行好教研主體責任;2、要有專業發展意識,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堅持教研興校;3、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及駕馭課堂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也正因為有遺憾,我們才會不斷進取,不斷成長。今後,我們會開展好每一次的教研課,真正做到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讓「兩高兩小——335」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落實。我們四小人將在思索中感悟課堂藝術;在交流中,升華教育思想;在實踐中,促進專業成長。
責任編輯:蘆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