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班費,最近家長反映的各種消息,提及到班費開支的問題,真的非常多!
9月22日,有家長在領導留言板上留言詢問,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用班費購買印表機、書架是否合法合規。
編輯搜圖
9月16日,有網友向上游新聞反映,家委會要求給學生們添置用於存放美術工具箱、飯盒等用品的儲物櫃,儲物櫃的價格在5000元左右,人均花費在100元。網友表示儲物櫃不是應該由學校提供嗎?
編輯搜圖
9月1日,有網友在重慶網路問政平台舉報,家委會統一訂購資料《狀元大課堂》, 還提到每學期300元的班費,收費太高。
編輯搜圖
上面的案例都將問題直接指向於班費的開支上。這些家長對班費的使用提出質疑。
學校班費調查
孩子只要上了學,都會涉及到交納班費。不光是小學,中學,現在連幼兒園都會收班費。
在大家的記憶里,班費嘛,一個人交個幾十塊,一百塊就夠了。然而在重慶購物狂論壇網友發起的學校班費調查中,一學期200元、300元,甚至於500元的班級,都不在少數。
雖然現在單看500元確實不算什麼大數目,但是放在一個班上,按照45個人算,500x45,一個班就是22500元,這可算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那麼問題來了:學校又不收學費,餐費是家長另外繳,一學期這麼多的班費都會用在什麼地方?甚至於有時候還不夠,家委會還要通知家長補交。
班費用途多
你還別說,就是因為時代不同了,現在班費的開銷地方可多了。好多班費的用途,你想都想不到。
美化教室,這個大家都不陌生。黑板報、裝飾教室的材料、還有綠植,雖然理論上來說,布置教室是學生的事情,但是低年級基本都是家長在負責,採購這些東西總需要錢。
清潔用品佔一大頭,帕子、拖把、垃圾桶、掃帚……雖然單價不高,買的次數多了,費用也不少。還有的班上擔心孩子小了做不好衛生,會請清潔工來打掃教室。
全班還要一起購買課外書、英語書、字卡,複印卷子、資料,對了,現在學校不發本子了,作業本也需要一起購買。
班上搞個活動,買道具,服裝,學生沒時間吃飯,點外賣,這些都是班費統一支出。
令人想不到的是,老師給孩子發的獎品,糖、本子,也都是攤在班費里,不過,這到底算老師的獎勵,還是算家長?
遇到三八節、教師節,班上還要給老師買禮物,光是主科老師都3個,一學期下來,還是要花費不少錢。
以上暫且算個固定支出,西瓜下面說的得是進階版了,絕對讓你大吃一驚。
孩子的個人用品也是全班一起買,比如,娃兒的飯盒、午睡枕,不過,家長也省事了,學生都用一樣的,還不會攀比。
用班費買綠植,買禮物,買窗帘,這個就不說了,家長出錢購買空調是什麼操作。
娃兒東西太多,課桌裝不下,還需要買個書櫃。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購買小藥箱、雨傘桶……
沒有班費不能買的,只有你想不到的。額……照這個樣子下去,搞不清楚狀況的,還以為是新房裝修完,買的東西倒也挺齊全呢。
班費的爭議
這樣一算下來,班費真的不經用。購買的東西多價格也不便宜,班費自然而然就高了。這不,有家長說,「現在公立學校教室只配桌椅板凳黑板,書包櫃,其它啥子都要買,全部都要買,不用班費用什麼呢?」說出這句話的家長屬實是看透了其中的奧妙。
另一部分的「耿直」家長則感嘆到:「不是有班費嗎?」,「拿班費直接完就完事了」,班費就是給他們兜底的。若是又要交班費,那又會說:囊個嫩個快,不是才交了的邁.
這是不是像極了讀書時代的我們,問及家長要生活費,得到的答覆是:不是才給你錢嗎?
還有一部分家長則納悶,這些東西都真的有必要買嗎?為什麼家長的教學用具也需要買?
比如,掃把,拖把、小蜜蜂,難道不應該學校準備嗎?什麼都是家長來出錢。
買就買,要那麼多拖把和掃帚嗎?還有垃圾桶,難道學生天天光打掃衛生和扔垃圾了嗎?
編輯搜圖
我們以前上學,人去就行了,哪裡需要買這些東西。小蜜蜂、空調、印表機,這都是老師的教學用具,難道不應該學校統一買?
針對上面的問題,有的家長也給出解釋,為什麼要用班費?
班上添置印表機,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如果僅靠學校的幾台印表機,每個年級班級又多,光是排隊都要一段時間,到時候只有家長自己去列印。
編輯搜圖
雖然每學期學校,都要按照配套放掃帚,但是還沒到期末,掃把就被學生們弄爛了。光靠學校發的清潔工具,學生根本不夠用。
班上統一購買書籍,也是為了統一版本,不然自己去買,到時候版本不一樣,老師怎麼好布置作業,開展教學工作。另外,一個班上買書,也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輕鬆,家長一天跑上跑下,當免費的勞動力。
其實吧,每個班的情況不一樣,班上需要添置什麼東西,是否用班費一同購買,這需要班上家長一起商量。
班費背後折射出的問題
但是家長的疑問也折射出一些問題:班費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呢?班費的每次使用是否民主?
所有東西都有必要買嗎?添置的東西是否都實用?購買大型東西的時候,是否通過投票來決定,讓每一位家長都有發言的權利,而不是被代表。
儘管有一部分家長覺得班費收得有點多,但大家都不好意思在群里直接表達意見,就算不滿意也只能選擇默認接受,然後在網上投訴、發牢騷。不過,這樣的方式就真的有利於班級建設嗎?
如何讓班費「取之用民,用之於民」,將班費的用處發揮到最大化,這是家長、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聲明:本文所有圖文來源網路,由本人編輯整理髮布,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