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想必最近幾年各位家長也發現了,每年高中復讀生的人數正在逐年增長,有些高考學子在考試過程中失利,導致成績不夠理想,沒有通過理想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於是便想通過復讀準備來年再戰,甚至有的大一新生已經在學校念書一段時間,但去了學校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校園環境,於是紛紛選擇退學,準備再復讀一年,考取更好的學校。
復讀的政策其實是為高三學子在準備一年的機會,但從畢業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失去了原先的公平性,復讀生人數越來越多,導致應屆畢業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有的家長認為應該禁止高三複讀一年,但教育部對於這項政策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答覆。
教育部發出通知,高中復讀有新規定,私立學校開心,家長卻很惆悵!
教育部對以後的復讀生提出了指示,為公辦學校下達了通知:以後不允許招收復讀生,換句話說要想復讀只能去到私立學校。
這一政策的實施讓不少公辦學校和家長感到惆悵,現在的高中學校在評估時升學率是重中之重,減少了復讀生的數量,也在無形之中拉低了公辦學校的升學率。
雖然教育部不允許高三學生去公辦學校復讀,但可以選擇私立高中,間接造成了私立學校的學費大幅提高,升學率自然也有所提升,私立高中開始招收大量復讀生以後,升學率肯定會增加,學校的聲譽也會越來越好,未來的變化和後果就是學費變高,學校收的錢越多,私立高中肯定會高興。
受這項政策影響最深遠的還是家長,私立高中的學費高昂,我們都知道教學水平無法保證要想復讀,受政策影響,只能去私立高中,但是天價的學費,讓不少家庭條件普通的家庭遭受了嚴厲的打擊,但家長別無選擇,為了孩子的學業只能努力賺錢。
每年復讀生人數的不斷增加,讓高考設立的公平性受到影響,政策肯定會進行修訂,在筆者眼中,復讀生受到限制非常的合理,但不能一棒子打死也要為復讀生設立復讀的條件,只不過要相應減少復讀生的數量,少佔用應屆生的資源和名額。
高三學生到底要不要復讀一年,再作出決定前,一定要再三考慮清楚
教育部門的政策一旦開始實施不會輕易改變,但家長的擔心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最為重要的是考生要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復讀。
絕大部分高三學生高考失利後會選擇復讀,主要有三個原因:
1、高考成績太差,與自己夢想的本科院校錄取分數相差甚遠,為了心中的理想決定第2年努力學習,爭取進入理想的大學深造。
2、大學錄取時出現了滑倒,導致學子填報的志願,並沒有被心儀的大學錄取,反而被調劑到了其他非常冷門的專業,學生們不願意去到冷門專業,將來踏入社會後不好就業。
3、眾所周知,正式高考之前,每所學校都會提前進行模擬考試,有的同學每次模擬考成績都非常不錯,但高考時卻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發揮失常,成績不好,很多考生想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來年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無論屬於哪一種情況,在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一定要深思熟慮,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能考上本科自然是件天大的好事,如果實在上不了只能去專科,但無論怎樣一定要為自己的將來做好人生規劃,就算在專科院校依然可以通過專升本的方式進入本科院校學習。
如果高三選擇再復讀一年,需要提前做好心理的規劃和準備,畢竟一年後再次參加高考,心理的壓力不是應屆生可以比擬的,需要找一所教學實例和環境更好的私立學校,不要白白浪費自己一年的時間。
結語:高中生想要復讀,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當地的政策,教育部對於考生復讀提出了很多硬性要求,其實能不能考上本科大學沒必要非得走復讀這條道路,因為很多復讀生承受不了學習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