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會讓家長牽腸掛肚,即便是青年當了兵也不例外。而青年當兵後,如果能建立部隊和家庭的協同管理,對青年在部隊的成長無疑是有益的。尤其是孩子的班長,作為青年在部隊的「老師」和「領路人」,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建立起日常的溝通與交流。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聯繫到孩子的班長呢?我認為方法至少有3個。
一是通過自己的孩子了解
在部隊這個環境中,若論最親近的戰友,當屬自己一個班的。而當前部隊在業餘時間使用手機的頻率是比較高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電話號碼,都會互加通訊方式,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因此,如果兵爸兵媽想要聯繫到孩子的班長,最簡單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孩子要,關鍵在於他會不會給你。
其實有很多的新戰友,他們不願意把班長的聯繫方式告訴家長,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和孩子上學期間不願意讓家長見老師是同一個道理。主要因素是「長大了好臉面」的成分,不希望家長為其成長擔憂。
二是通過單位的對外固定電話了解
現如今部隊的配套設施非常完善,生活條件非常好。不僅有娛樂設施、健身器材、俱樂部、學習室,固定電話也是必備。關於固定電話,其實在十年前我在基層連隊當兵時連隊的前廳都有三四部,班級內每個班都有一部,當然單位不同,可能這些配套的設施有一定的區別。
那時手機使用有限制,所以大多數戰友都是通過這種固定電話和家人聯繫,家人有急事也可以通過這種電話打進來,由小值日接聽並通知本人。時至今日,這種電話在連隊依然存在。因此,家長們可以在平時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他們單位有沒有這種外線電話,如果有的話,就可以與孩子的班長建立聯繫了。即便是沒有,總機外線電話肯定有,可以通過總機來轉分機電話,聯繫到孩子的班長。
三是通過寫信的方式聯繫到孩子的班長
寫信這種方式雖然很「古老」,但它永不失為一個聯絡的好辦法。如果採用以上二種電話聯繫的方式,可能需要家長與孩子日常溝通過程中的積累。但是如果採用寫信這種方式,只需要知道孩子的當兵地址及分隊即可,就算不知道班長的名字,也可以寫孩子的名後面加班長的稱呼,即***的班長(收)這種樣式。
兵爸兵媽可以在信中寫出祝福、寫出訴求,寫出家長對孩子成長的期待以及家長的聯繫方式,我想作為一名班長,在讀到這種信時,一定能感受到家長的心意,也一定會給家長來個電話,那樣就能建立日常的溝通與交流。
在本文的最後,需要強調的是,青年當兵後的成長,最好是「免打擾」的狀態,即便家長想與其班長建立良性的溝通與交流,最好也要先和孩子打個招呼,盡量取得他(她)的同意,這樣皆大歡喜。另外,每一位班長的日常工作也比較多,而且帶兵的方式不同,兵爸兵媽要正常對待溝通的結果。其實只要孩子一切向好,也沒必要刻意地去建立與班長溝通的方式,您說呢?
作者:永恆戰歌
專註於部隊生活題材文章創作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後查看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