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文章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丨小蔡菜籽油
編輯丨小蔡菜籽油
前言
「所以我在這裡非常遺憾的做一個宣布:經過審慎的討論,公司決定關停哲庫,終止晶元之業務」
2023年5月12日,哲庫科技的郵箱里發布了公司解散的內部郵件。經過公司董事會的討論之後,決定解散哲庫科技,包含哲庫名下的所有子公司以及分公司。所有相關的晶元業務全部終止,所有員工的勞務合同全部終止。
直到三天後,公司內部的完整會議視頻流出,這個消息才被大家知道。從上到下3000多人的團隊就這麼毫無徵兆的解散了,那麼作為國產晶元未來希望的哲庫為何會突然宣布解散呢?
01
說到哲庫,可能很多人了解不多,一部分人應該還有可能聽都沒聽過。簡單來說,哲庫就是OPPO公司旗下的晶元公司,算是OPPO公司的一部分。成立公司的目的就是研製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晶元,從而改善甚至於擺脫我們對於晶元的進口依賴。
如果哲庫公司能夠成功研製出屬於自己的晶元,無論是對於OPPO公司來說還是對於國家晶元研製來說,都是一件有利無害的事情。
自從公司成立之初,一群有志青年都是幹勁十足,為了可以早一天研製出屬於自己的晶元而努力奮鬥著。但是就在5月13日0點32分,哲庫員工的郵件箱里收到了「絕密」郵件,而郵件內容就是公司解散的事情。
「因全球經濟、手機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公司需作出戰略調整,以應對長期發展的挑戰。經EMT(執行管理團隊)決定:終止ZEKU(哲庫)業務。公司將妥善處理此次業務調整所帶來的相關事宜,並將一如既往做好產品,持續創造價值。」
好端端一家公司為什麼解散的如此突然,甚至沒有一點徵兆,3000多人的團隊就在一夜間全部解散了。根據郵件內容可以得知,公司是因為資金出現問題導致公司運營不下去了,走投無路的才會選擇解散公司。
這個原因也是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作為一家科研公司,資金投入肯定是難以估量的。從研發的第一天起,種種設備以及各種材料等等都是用資金堆出來的。而且公司員工表示薪資待遇也是十分不錯。據統計哲庫公司從設立到解散,在研發等方面的總投資金額超過了500億元。
對於這一說法,網路上很多人都表示這只是借口。網路上也流傳出來了很多有依據的猜想。
其中還一種猜測是「嗅覺靈敏的資本家」。要說到國內的科技大廠不少人都會想到華為,但是華為當年因為晶元的事情被美國壓的險些喘不過氣來。就從我們身邊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華為當年推出的新款手機是不支持5G的,但是就在被制裁前一年推出的新款手機就已經支持5G了,可見當時的華為那一陣子到底有多麼的煎熬。
說到底OPPO不像華為那種大廠,經受不住美國的大幅度制裁。其實華為在眾多百姓眼裡也是一個賣手機買電子產品的廠家,但其實手機業務只是華為的一些細枝末節。華為真正賣的是基站,還有一些在通信領域的大型設備。而OPPO的主要營收的主要來源就是依靠賣手機。
對此,一位自稱是哲庫公司研究中心員工的網友也在網路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果公司研發的ap晶元流片成功,那麼就會直接觸碰到高通的核心利益,美國方面已經出面警告了。
既然是國內完全自主研發的晶元,為什麼美國的公司會知道相關事宜呢?根據推斷,公司內部很有可能出現了「內鬼」。「內鬼 」將公司內部的消息告訴了高通,所以公司就收到了清單威脅。
最後我們再繞回資金問題,就在去年的時候,公司還在大筆大筆的在幾個大項目裡面投錢,完全看不出像是要沒有錢的樣子。這麼大的一家公司,絕對不可能不做資金規劃。如果資金出現短缺徵兆的話,公司是不可能還大筆大筆地往項目裡面投錢。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公司真的沒有錢了,OPPO作為國內的大企業,以半導體研發為理由融資的話,資金絕對不是問題。被外國多次打壓過多次的我們都明白,如果我們自己可以研發出晶元的話,這絕對是有利無害的事情。以此來看的話,哲庫想要資金完全不是問題。
就算資金鏈真的斷裂了,公司高層領導也沒有立刻解散團隊的必要。這些人雖說算不上國內的尖端人才,但也都是行業里的精英人員,就這麼將如此優秀的團隊原地解散,實在是有些可惜了。
種種推斷結果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唯獨「資金不足」這個理由是最沒有說服力的。公司內部的一位名為林聰的員工表示,從公司內部的工作來看,完全看不出有任何要停工的表現。
他表示旁邊的工作小組前幾天還在招聘,甚至在5月8日還有員工在辦理入職手續。而他們組內的工作也都十分正常的在進行著,公司內部的每個部門都在有條不紊的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要解散的徵兆。
公司的員工們都還在討論著OPPO下一代旗艦機Find X7要使用的晶元,要在明年的5月份進入試生產階段。公司內很多的部門的工作安排早就安排到了2025年,而且每個部門之間都已經做好了工作合作的安排。
還有比較令人疑惑的一個點就是公司辦公大樓,哲庫的公司鮪魚長潤大廈,然而就在4月,雙方剛剛簽訂了續租合同,就連租用的面積都沒有變化。公司的招聘信息的廣告上,OPPO公司也直接開出了41萬年薪的價錢。敢放出這個薪水的公司怎麼可能會在資金方面緊張呢?
02
哲庫從2019年成立至今,也可以說是做出了一定成績。前兩年哲庫就已經推出了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和Y兩個晶元。
馬里亞納X是一種攝影專用的NPU晶元,這款晶元採用了6nm製作工藝。並且在去年年底哲庫又推出了第二款自主研發的馬里亞納Y晶元,這是哲庫推出的旗艦級的藍牙音頻晶元。也正是因為這兩塊晶元,哲庫曾經一度被大眾認為是國內第二個華為海思。
就目前看來,除了華為在研發晶元的路上堅持了下來,其他的公司都沒有什麼發展,甚至就和哲庫落得一樣的下場。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對我國的晶元領域實施各種「圍剿」政策,至今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華為則變成了美國的重點照顧對象。
但是令美國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的晶元限制策略並沒有達他們預想的結果。正所謂觸底反彈,被逼上絕路的我們開始自主研發晶元,並且在這幾年也做出了一些成績。
華為旗下的半導體公司海思就有不小的進展,我們大家熟知的麒麟晶元就是海思自主研發的晶元。雖然不能說完全擺脫了晶元進口的依賴,但是我們已經可以自己做出一些成績。
就以華為為例子,自從美國開始限制我國的安卓系統沒多久,華為的鴻蒙系統就問世了。雖然系統出現至今也沒有幾年,但是鴻蒙操作系統已經可以代替安卓系統,甚至我們可以超越安卓。
在此之前我們一直沒有掌握光刻機技術,作為製造晶元必不可少的核心機器,我們以前一直都是依賴進口。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已經可以自主生產一些基礎的晶元。但是對於高端晶元,我們還沒有能力去自主生產。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各國紛紛開始對我們實施制裁,這也讓我們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舉步維艱。
不過好在國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加入半導體領域,根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從2019年開始,國內有超過9000家公司加入到了半導體領域的以及晶元領域的研發。我們有決心在半導體領域闖出屬於我們的一片天空,打破美國我們實施的晶元壟斷。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可以自主生產28nm以及14nm工藝的常規晶元。但是在高端晶元的生產上,我們沒能突破技術難關,還是處於被卡脖子的處境。
寫在最後
也許就像是那一位自稱是哲庫研發中心的員工所說,中國半導體的路還有很長,我們要研究的東西還有很多。哲庫用500億給中國半導體行業買了一個教訓,也算是「物有所值」?
文中提到的有關哲庫解散的原因都是根據現有的信息而得出的推斷,並非確認信息。關於公司到底為什麼解散,相信真相很快就會浮出水面了。
想想半年前,OPPO的CEO陳明永還在公司的內部會議上表示「晶元這件事,一定要做好。」但是短短半年後別說項目業務了,公司直接都原地解散了,實在是讓無數關心國家科技的人都無法接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半導體事業依舊還處於卡脖子的狀態,很多關鍵點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住,這對於我們的發展來說並不是好事。
但還是期待我國可以在半導體領域可以繼續前進下去,能夠做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晶元,從根本上解決被外國卡脖子的問題。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