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28nm光刻機即將發布,14nm晶元量產不遠

近日,根據部分媒體爆料,上海微電子(SMEE)已經攻克28nm核心光刻技術,並且已經通過技術認證和檢測,國產28nm光刻機或許在今年下半年,最晚明年就會與大家見面。

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麼國產晶元將會受益匪淺。

眾所周知,晶元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除了能夠帶動經濟、促進就業、增強國防、保障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是,晶元能夠最大限度地改變未來世界的格局。

一顆微小的晶元就能夠顛覆未來的走向,甚至有可能打破「一超四強」的國際格局。或許有些網友會認為這是誇大其詞,但實際上,這並非危言聳聽。

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晶元領域被譽為「世界第一」。當時日本經濟和科技都極為強勁,有著超越美國的發展勢頭。東芝NEC等日本企業輕易地打敗了英特爾德州儀器等美國公司,這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覺。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美國不僅動用了「行政力量」,強行與日本簽署了《日美半導體協定》,還使用了「301條款」的威懾手段,最終才成功打敗了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

如今,隨著5G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自動駕駛、衛星通信、無人機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晶元的需求更加迫切,可以說沒有晶元就沒有這些技術。

想像一下,當這些技術都成熟之後,上千架無人機攜帶高爆彈藥,依靠5G和衛星通信技術快速飛向敵方陣地,並進行精確投擲。後方的人工智慧不分晝夜地製造無人機和彈藥,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戰場上。同時,大數據和雲計算不斷分析數據,計算戰場變化。

這樣的戰爭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改變世界格局。

鑒於晶元的重要性,各國正在該領域展開激烈的競爭,其中美國是最活躍的一方。

美國將3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包括華為、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等晶元企業。

今年3月21日,美國商務部又將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指定為安全保障威脅國家。該政策要求與這四個國家的高端晶元交易額不能超過10萬美元,並禁止在對方國家增加5%的工廠產能。

這等於是一種「科技隔絕」政策!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自力更生、自主研發!「難道沒有美國這個國家,我們就不能自己做出好的產品了嗎?」

因此,我們國產光刻機在攻克90nm技術的基礎上,又成功實現了28nm技術的突破,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成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