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沒有親自體驗過華為Sound X藍牙音箱,但多少也聽說過這款產品。作為華為與帝瓦雷聯手打造的首款智能音箱產品。除了擁有新潮的外觀設計外,其音質表現也令人感到驚艷,沒想到小巧的機身能迸發出如此澎湃的能量。該產品上市後,短時間內還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而「帝瓦雷」這個品牌也首次被大眾所知曉。
或許有很多小夥伴上網搜過帝瓦雷的音響,每一款產品都極具現代設計美感,第一眼就能把人深深吸引。但一看產品的價格,又立馬能把人給勸退,因為真的太貴了。目前旗下最便宜的一款藍牙音箱產品是Phantom II 95dB,然而價格也是高達9980元,讓很多人覺得愛而不得。不過,近日帝瓦雷推出了全新的藍牙音箱產品Devialet Mania(帝瓦雷狂潮),國行價格5980元起,這或許會成為你的第一款帝瓦雷音箱。
(圖源:帝瓦雷官方)
那麼,這款全新上市的Devialet Mania具體如何,是否值5980元這個價格呢?下面就和小雷一起了解一下吧。
配置縮水但依舊強悍
Devialet Mania的外形依舊延續了現代、前衛的設計理念,球狀的造型表面覆蓋了編織物,且保留可視化Push-Push低音單元與獨特共球設計,僅重量就達到2.3kg。它擁有黑白兩種顏色,以及「巴黎歌劇院」特別款,還是熟悉的味道。機身內部搭載4個鋁製振膜全音域音響單元和2個低音單元,能帶來360度的立體聲音效體驗。內置3200mAh電池支持10小時無線播放,支持雙頻WiFi、藍牙5.0、Spotify Connect、AIrplay 2多種連接方式。
(圖源:帝瓦雷官方)
產品的最大亮點是搭載了ASC(主動立體聲校準)技術以及交叉立體聲架構,藉助機身上四個智能麥克風以及內置的多種感測器,讓音箱可以根據所在環境自動優化音頻渲染。如果音箱放置在房間中央且四周沒有遮擋物,會自動開啟360度立體聲模式;當音箱靠著牆體放置時,靠牆的兩個全頻音箱會和前置的兩個音箱交融互補,進一步增強聲音的表現和立體聲場,提升用戶的聆聽感受。
Devialet Mania雖然機身小巧很多,但還是有諸多專利技術加持。其上搭載了帝瓦雷SAM(揚聲器有源匹配)技術,讓音箱在處理瞬變和連續信號時能保持高保真特性,更好地還原聲音的細節。並且,Mania還擁有30~20KHz頻率響應,無論低頻還是高頻都有相當出彩的表現。雖然對比Phantom II要尚未遜色一些,但畢竟價格差了4000塊,能有如此表現也相當不容易了。
(圖源:帝瓦雷官方)
比較遺憾的是,帝瓦雷最享譽盛名的ADH(模擬數字混合放大)技術並未出現在這款新品中,可能是機身太小真的塞不進去了,也可能是出於成本考慮。即便如此 ,它依舊具有95 dB SPL聲音強度,這自然也無法和Phantom II或小金蛋相比,但作為一款攜帶型藍牙音箱,能有這樣表現真的足夠了。考慮到它們之間的差價,Mania還真的挺值得入手的,有機會的朋友倒是可以體驗一下。
當然,Devialet Mania對比華為Sound X還是要強不少的,畢竟價格就差了兩三倍。前者有帝瓦雷諸多技術加持,能享受到更為純真的帝瓦雷味道。不過,後者則搭載華為諸多智能化功能,可玩性和體驗上要更強幾分,也是相當不錯的一款選擇。
計算音頻的時代全面到來
帝瓦雷近兩年名聲大噪,但此前卻鮮有人知曉,主要原因是這個品牌太年輕了。它成立於2007年,與其他百年品牌相比猶如幼童。但是,帝瓦雷卻擁有非常專業的團隊,並且是走技術路線的。其自主研發的ADH技術被看成是顛覆發燒音響界的產品,能在保持原本聲音特質的前提下,為音箱提供強勁的推力,配合另一套自研演算法,就能自動匹配不同音箱的參數並給予合適的功率放大。搭載ADH技術的帝瓦雷功放推出後,很多人才發現有高新技術加持的數字功放居然能達到如此高的水平。
(圖源:帝瓦雷官方)
從帝瓦雷的崛起中能發現,它在多年前就率先邁入了「計算音頻」的時代。以前,很多音箱產品都是出廠前就調好音,即便後期通過功放對其進行增強,也只是放大其原本的聲音特性,一般不會改變這款產品本來的味道。由於不同品牌調音風格的差異性,也就出現不同的流派,有些注重低頻的震撼感,有些追求人聲的清晰和還原度,也有的更看重高頻延展性等。
但是,這些年隨著數字技術不斷發展,半導體技術的越加精進,陸續有音箱產品搭載數字處理晶元,能夠對聲音進行實時優化處理,並增強聲音的表現力。這一點在藍牙耳機領域已經特別常見了,例如索尼最新的頭戴式降噪耳機WH-1000XM5,就搭載了集成處理器V1和HD降噪處理器QN1,能夠自動檢測識別你所處的環境,並匹配最合適的降噪方案,實現智能降噪。
前陣子蘋果發布的AirPods Pro 2搭載了全新H2晶元,除了帶來更強的降噪外,還支持個性化音頻。耳機能根據每個人耳型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調音,配合全新的自適應演算法,讓你獲得更為高保真的音效體驗。另外,華為FreeBuds Pro2和Bose QuietComfort消噪耳塞II也搭載了類似的個性調音功能,後者更是主打「千人千耳」。可見,即便大家買的都是同一款耳機,但獲得的體驗已然不盡相同,這就是計算音頻的魅力。
(圖源:蘋果官方)
音響、耳機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相信很多聲學品牌和專家為了提升產品的音質,必然對各種材料、聲學結構進行諸多探索。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積累,音箱產品也觸碰到瓶頸,估計短期內很難再有重大突破。所以,想要在如此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音質表現,就需要引入另一個維度的技術,計算音頻也就因此誕生了。
計算音頻就相當於給耳機或音箱內部加入了一個大腦,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和判斷能力,能分析不同的使用情景並對聲音進行不同維度的增強,以此來滿足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領域開始用上「AI計算」技術,如手機上的計算攝影,汽車上的自動駕駛等。AI以及數字計算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顛覆傳統行業,一旦你掌握了尖端的數字技術和演算法,或許也能如帝瓦雷一般,從不知名的小品牌,瞬間躋身為行業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