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網測評:騰龍「18-300mm F / 3.5-6.3 Di III-A VC VX D」鏡頭在實現高倍率變焦率的同時又具有相當的高解析度。
騰龍公司近期發布了3款鏡頭,其中2隻是全畫幅鏡頭,而這支是半畫幅鏡頭。這隻鏡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對於APS-C鏡頭來說,它的體積非常大。鏡筒的質量與其他騰龍鏡頭一樣。濾鏡的直徑也保持在 67 毫米。
1、這款鏡頭在變焦時會大幅拉伸。如果將相機掛在脖子上,變焦會因自重而緩慢擴大,因此它帶有變焦鎖定開關。
2、變焦環很重,很難平穩變焦。
3、自動對焦快速、準確且安靜。在長焦端(200-300mm),如果光線條件惡劣,鏡頭會變暗,AF會有點猶豫。眼睛自動對焦和移動物體跟蹤自動對焦效果很好。
4、在解析度測試中,18-100mm是非常好到優秀的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在 200 到 300 mm 範圍內,性能下降一個層次,但當降低一級光圈時,仍可以獲得非常好的解析度。在如此高倍變焦的鏡頭中這樣的解析度表現屬於非常優秀。
上面的圖表就是對這款鏡頭的各個焦段進行測試的定性結果。淺藍色代表非常出色的解析度,綠色代表非常好的解析度,淺綠色代表較好的解析度,黃色代表一般的解析度,
測試對鏡頭在各個重要的焦段進行了中心解析度(Centre)和邊緣解析度(Corners)的測試。
在測試結果的表中可以看到。鏡頭在 18-100mm 焦段的表現都非常好,收縮一檔光圈後,中心解析度都會達到出色的標準。邊緣表現也在非常好的解析度標準。
在200-300的焦段範圍內,解析度會下降一個檔次,也就是在中心部分的解析度收縮一檔光圈後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標準,邊緣部分達到較好的標準。
並且在200-300的長焦部分,達到非常好的水準也只有F8這一檔光圈,隨著光圈繼續縮小,因為光學衍射的因素,造成解析度進一步下降。
5、人像中的膚色再現非常出色,
6、鏡頭的畸變表現
在18mm 處的畸變是較明顯桶形畸變。如果拍攝建築物和直線組成的景物需要在相機或者後期進行校正。當鏡頭變焦到長焦端時,畸變變為枕形畸變。JPEG直接出圖可以在相機內設置自動畸變矯正,但 RAW 文件里還沒有 Ligthroom 鏡頭配置文件,按照以往的例子可能軟體具備矯正功能可能要等六個月到一年。
7、暗角表現
這個鏡頭因為變焦比很大,因此周邊光衰減比較明顯,需要縮小2檔光圈才能消除。
8、色差
色差很小,因為屬於小光圈的鏡頭。
9、逆光表現
太陽進入畫面時會看到一些光暈,抗逆光表現一般。
10、散景
從開到F8,球體散景幾乎保持圓形,這對於7葉片光圈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表現。高倍變焦的後散景非常柔和,雖然是小光圈鏡頭,但靠近最短點可以獲得相當大的散景。
11、色彩還原
這隻鏡頭的色彩表現很自然,非常好。
12、視頻拍攝表現
視頻拍攝的整體表現非常好,色彩還原也非常出色,但是變焦環很硬,使用時候很不理想。無法實現平滑變焦,因此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應該採用定焦距拍攝。視頻自動對焦在150mm以下表現非常好,但在150-300mm很容易拉風箱。鏡頭的呼吸效應表現不錯,呼吸非常低。
與同類鏡頭相比,它比舊款騰龍 18-200mm F3.5-6.3 Di III VC 和索尼 E18-200mm F3.5-6.3 OSS 表現要好得多。性能接近E18-135mm F3.5-5.6 OSS,變焦範圍較窄,但長焦端不如E70-350mm F4.5-6.3 G OSS。
散景比索尼和騰龍的 18-200 毫米要好。失真、暗角和抗逆光表現與其他高倍變焦沒有太大區別。
考慮到畫質和高速自動對焦,騰龍18-300mm F/3.5-6.3遠勝其他所有18-200mm變焦,但如果主要是使用100-300mm焦段的話,索尼E70-350mm F4.5- 6.3 G OSS 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騰龍 18-300mm F / 3.5-6.3 Di III-A VC VXD 又大又重,但銳利,色彩好,背影平滑。它遠遠優於其他許多18-200mm和E55-210mm F4.5-6.3,應該是最好的E卡口多合一變焦。
騰龍的18-300mm F/3.5-6.3雖然變焦範圍很大,但解析度卻很高,這比以前的高倍率變焦鏡頭有了巨大的進步。長焦端表現偏軟,但是還是具有足夠實用的性能。
本文的圖文是根據外網資料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