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文章里介紹手機運行內存叫RAM,機身內存(存儲內存)叫ROM,可以說ROM這個說法是以訛傳訛,根源上就是錯誤的。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它的運行速度快,但是無法在斷電情況下保持裡面的數據,早期是緩存和現在內存條主要構成部分。
ROM(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顧名思義,早期只讀存儲器是一次寫入,後面只能進行讀取數據的操作。能長期保存數據。
後來大家又覺得ROM不能多次寫入不方便,於是又製造出
EPROM(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這種奇怪的東西,可以寫入多次,擦出需要使用紫外線照射。
EEPROM(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這種奇怪又方便的東西,可以寫入多次,通過編程電壓進行修改。
後來又在EEPROM基礎上搞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早期手機就是用快閃記憶體當做持久存儲器。可能是我們現在好多人把手機的存儲內存稱為ROM的原因。
其實快閃記憶體嚴格意義上來說是NVRAM(非易失性隨機存儲器),只是從EEPROM改造而來而被歸入ROM。
但是大家可能是習慣使然,把手機運行內存稱為RAM,機身存儲內存稱為ROM。都這麼說就成了約定俗成。
更換快閃記憶體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