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元宇宙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自去年元宇宙大火後,關於它的消息便層出不窮,不管是身陷爭議漩渦的「NFT」,還是被寄予厚望的VR、AR「R家族」,虛實相生的元宇宙數字世界究竟會以怎樣的形式「上演」?
虛擬現實則是元宇宙要過的「第一關卡」。
而如今想要進入虛擬世界的最佳方式,就是佩戴AR、VR設備,來體驗不一樣的虛擬現實世界。
AR、VR「解鎖」元宇宙「第一關卡」
目前,趁著「雙十一」這個風口,許久未有風聲的AR消費級產品紛紛上市,其中,有著「AR四小龍」之稱的雷鳥創新、Rokid、影目和Nreal最近也都推出了面向C端市場的消費級AR產品。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消費級AR眼鏡已有10餘款。
10月28日,作為「AR四小龍」之一的影目科技正式推出了INMO第二代AR眼鏡INMO Air2產品,加上智能戒指INMO RING套裝,售價為3999元。
為了追求更加輕便的真實體驗感,Air2的鏡框體積相比上一代減少了約30%,AR眼鏡鏡腿的厚度也減至6毫米;得益於硬體技術的進步和晶元的升級,Air2上新了跟隨外部環境變化的單雙目切換功能,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畫面的顯示更「細節」了;有了行業內AR眼鏡最低功耗系統的加持,眼鏡可連續2.5個小時播放視頻,待機時間長達10天。
值得一提的是,INMO Air2還滿足了墨鏡、近視、平光等需求。
與Air2一同登場的還有基於全球最輕量級SLAM空間演算法的INMOVERSE「元宇宙」系統及應用,用戶可以藉助設備體驗虛實相生的3D交互玩法,不過,像科幻電影中的,那種帶上AR眼鏡,就能抵達「萬千世界」還停留在探索階段,暫未落地。
「空中影院」準時上演
但是如今的AR眼鏡已經讓「空中電影院」成為現實,比如Nreal Air「空中投屏」便可以將平板、手機等智能設備的屏幕投射於眼前4米內,滿足了想要隨時觀看大片的需求。通過AR眼鏡,我們看到了虛擬世界的「一角」。
作為率先探路元宇宙的運營商,中國移動咪咕攜手Nreal AR眼鏡打造了三維空間觀賽平台,並且準備在2022年卡達世界盃時,為觀眾提供即時互動、沉浸式的「元宇宙」虛擬觀賽互動空間。
其實早在2012年VR、AR就迎來了它的第一代產品Google glass,之後,索尼、微軟等企業陸續入局,2016年全球VR、AR的投資金額便達到了261.8億元。
隨著元宇宙虛擬現實的熱潮的「襲來」,AR、VR設備便被各路投資者看中,像未來規劃至少投入700億美元的Meta公司,便曾敦促員工用VR開線上會議,致使許多員工緊急購入參會必備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Meta Quest 2。
但由於核心技術暫未取得關鍵突破,目前VR、AR設備的體驗感並不完美,消費級AR、VR產品的市場主要面向遊戲、娛樂等幾個場景,加上較高的售價,消費端的情況並不理想。
據工信部消息,在5G、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系列技術的推動下,國內的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將在2026年超過3500億元,包括相關硬體、軟體、應用等相關企業,自然也包含AR、VR相關設備的生產應用。
伴隨著元宇宙、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未來的VR、AR設備將不僅局限於遊戲、娛樂等部分領域,相應的AR社交、AR辦公等場景也將進入我們的生活,為虛實相生的元宇宙世界增添更多新奇體驗。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等到VR、AR設備突破核心技術再說,那時,我們期待的元宇宙大秀也該上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