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晶元大廠背後的「王牌」,台積電在代工晶元領域優勢明顯,高通、華為、蘋果等世界知名科技企業,無一不依賴台積電的晶元代工技術。華為自研的麒麟晶元,高通自研的驍龍晶元以及蘋果自研的A系列晶元,都需要台積電來完成晶元製造的最後一步,否則大廠設計的晶元也只能是「紙上談兵」罷了,看看現在的華為就知道了。
除了技術領先外,台積電在晶元製造設備方面也有優勢。台積電獨佔80多台EUV光刻機。正因為如此,台積電也進入了「黃金時代」,蘋果、高通等大廠都成了台積電的大客戶。
然而,自從美修改了晶元禁令,台積電痛失華為這個大客戶後,晶元市場就迎來了大洗牌,而台積電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近段時間,台積電頻頻爆出「負面」消息,這樣引發外媒猜測,屬於台積電的」黃金時代「或已走到盡頭。
進入2022年後,全球半導體市場出現了了集體下滑,台積電也被砍單。而在業績下滑的時候,「開源」這條路行不通,台積電只能「節流」。近日,台積電傳出關閉部分EUV光刻機產線,並且鼓勵員工多休假的消息。這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難道台積電連EUV光刻機的電費和員工的薪酬待遇都已經負擔不起了嗎?
事實上,台積電目前的處境確實不容樂觀。其一,在EUV光刻機的優先使用權方面,台積電落了下風。眾所周知,台積電手握超80台EUV光刻機,而這就是台積電出圈的關鍵。
但據ASML公司表態,受到美晶元禁令的限制,再加上英特爾是美晶元法案的重點扶持對象,所以ASML公司生產的首台0.55NA EUV光刻機將優先供應給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則成為了「備胎」。
其二,在3nm製程工藝方面,台積電落後了。作為台積電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台積電的趕超,在3nm製程工藝方面,三星已經實現了投產,並且預計在明年就能實現GAA工藝3nm晶元的量產。而台積電方面,在3nm工藝方面似乎遇到了難題,發展進度不及預期。
其三,台積電失去了定價權。在華為還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時,台積電的主要客戶並不全是美企,因此台積電相對是自由的,還擁有定價權,漲價計劃也能自己做主。但沒了中企(華為)支持,美企「當道」,情況不一樣了。
所以在台積電提出2023年的漲價計劃時,還小心翼翼的給蘋果特別優待,拿出了定製Vip的漲價計劃,但蘋果還是拒絕了。隨後高通、英偉達等企業也紛紛申請「漲價豁免」。
總的來說,台積電的優勢正在一步一步被減弱,對美技術、美設備以及美企的過度依賴,最終讓台積電自食惡果。所以國內科技企業也要引起未接,不要在對美抱有任何幻想,「去美化」必須提上日程,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