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2022年10月02日13:47:33 數碼 1339

本文共有四部分,分為拆解說明、參數解釋、型號選擇和購買建議。每一部分內都是按照CPU、顯卡、內存……等功能模塊劃分,然後具體解釋。

第零部分 寫在正文之前

之所以要寫這篇科普文,其實動力來源於偷懶。無論是周圍的朋友找我要配置單,還是有萌新在知乎直接私信詢問,或者邀請回答,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入門問題:

「為什麼我的手機都256G了,電腦才16G?」

「曲奇,我看上了聯想的X390,為啥CPU才1.6G?我的手機都是2.84G的主頻,新電腦還不如手機?」

「曲奇,我爸找熟人給我配了台電腦,1660的顯卡,但是吃雞帶不動,卡的不行,是不是被坑了?」(顯示器插主板了)

這時候,我只要稍稍講的深入一點……

我實在是太理解這種萌新入坑一臉懵逼的情況了。有一些有探索精神的萌新也去了著名的卡吧圖吧一看,結果不明不白地走上了加錢/撿垃圾的不歸路……為了讓萌新簡單粗暴地一篇入門,我殫精竭慮,最終寫下了這篇非常適合入門的文章(光 正 偉 岸),後續還有系列進階和高級玩法更新。入門文章是圍繞筆記本講的,原因是經過我的多方調研和大量諮詢(5個朋友),發現大部分人第一台電腦都是筆記本。下面正式開始。



第一部分 筆記本拆解說明一台筆記本電腦,通常包含CPU、顯卡、內存、硬碟、屏幕五個主要的模塊,還有鍵盤、音響、電池等輔助模塊。一般來說,五個主要模塊的性能基本決定了電腦的使用體驗。1.1 CPUCPU是計算機的大腦,這種三十年前計算機課上的開篇描述雖然土的比酥餅還掉渣,不過的確很生動形象了。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CPU主要功能就是邏輯處理和複雜運算。大型遊戲、複雜的科學計算、視頻渲染、圖片處理,甚至辦公時超大數量的Excel表格、超長的Word文檔等操作,都需要比較高的CPU性能支持。遊戲玩家特別注意,遊戲裡面出現大量遊戲人物或者可以操作的物體的時候,考驗的不光是顯卡,此時CPU使用率可能比顯卡更高。1.2 顯卡顯卡是專門用於圖形處理、3D渲染的部分。玩遊戲的人基本也都聽說過它的重要性。高畫質遊戲、AI模型訓練、視頻圖片的渲染加速、某些專業用途都會對顯卡有比較高的要求。一般筆記本的CPU里都會集成一個核顯,性能足夠日常輕度使用,功耗低。獨顯則是為了應付上一段中提到的重度任務。嚴格來說,顯卡其實指的是圖形晶元(GPU)、顯存、板卡、供電和散熱器組成的一整個顯卡模組。但是在日常情況下,顯卡和GPU的說法基本等效。放個圖,筆記本的CPU和GPU長這樣: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1.3 內存和硬碟之所以放在一起寫,是因為不少萌新看到容量描述,就開始陷入內存和硬碟的迷茫。內存是臨時存放數據的地方,速度超快,容量相對硬碟小一兩個數量級,常見的一般是 8 - 32GB。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內存關機後存儲的數據就消失了,所以前幾年經常見到有人寫了幾個小時的論文,一個停電或者不小心關機,就心態爆炸了。就是因為正在進行的工作都是存在內存里的。近幾年的常見軟體都有了自動保存或自動存檔,就是把內存的臨時數據定時存到硬碟里。硬碟數據是不會關機消失的,速度相對內存慢很多,容量大。硬碟一般是幾百GB到幾TB。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1.4 屏幕屏幕這東西,是我們面對電腦時使用最多的部分。CPU你可以只用到60%性能,硬碟可以用一半容量,屏幕你可沒法遮著半截用。然而對很多萌新來,屏幕又往往是最蛋疼的。因為它不決定性能的好壞,通常會被忽略。最噁心的是,屏幕除了解析度和尺寸比較好理解,什麼色溫、色域、△E都跟玄學一樣,甚至於單單一個色域不但有好幾個參數,還有好幾套不同標準。(穩住別慌,以後會有詳解)好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各大廠都留意到了屏幕的重要性(也許是被手機更好的屏幕比的),只要不踩一些天坑,屏幕都基本上是「能用」級別。屏幕我就不放圖了,這東西一般都見過。第二部分 參數解釋主要是講五大部分的常見參數的含義。很多萌新也不會是絕對的小白,CPU、顯卡、內存和硬碟的一些基本參數,比如是i5還是i7,顯存是4G還是8G等等還是知道的。(小聲BB:內存硬碟搞混的好像還不少……)但是除了這些最簡單的數據之外,其他參數要怎麼看?看完這一部分,保證你能搞清楚五個主要模塊的參數都是什麼。2.1 CPU對萌新來說,能認準CPU的這幾個參數,就已經超過95%的人了:CPU核心數/線程數(C/T)、主頻、製程。核心數/線程數:通常標為幾C/幾T,直接決定了CPU的多核心性能,基本可以認為核越多CPU性能越強。核心數就是常說的幾核CPU,比如四核CPU就是4C。線程數T有兩種情況,CPU支持超線程,那就是C的2倍。比如4C8T。CPU不支持超線程,那就和C相同。核心數C決定CPU的理論性能上限,而線程數T是錦上添花,有比沒有好。所以6C6T>4C8T>4C4T。主頻:在同一代CPU的情況下,主頻直接和性能成正比,非常簡單粗暴。但是近幾年的CPU通常帶非常高的睿頻能力,就是動態頻率調節範圍非常大。最終能在哪個頻率穩定滿載使用,還是要看電腦本身的散熱能力,所以這個參數是動態的,不要盯著官方給出的最高頻率或者默認頻率。製程:就是那個xx納米的製造工藝,數字越小功耗越低,同功耗的情況自然性能越好。Intel 現在是14nm+++和10nm並行(三個+表示在14nm的大技術框架下優化了三代),AMD是7nm。架構:架構決定了CPU的內部優化,最直觀的影響就是IPC,也就是同樣主頻下的效率。一般有個英文名字代號,例如Intel的Whiskey Lake,或者AMD的Zen 2。

2.1 CPU對萌新來說,能認準CPU的這幾個參數,就已經超過95%的人了:CPU核心數/線程數(C/T)、主頻、製程。核心數/線程數:通常標為幾C/幾T,直接決定了CPU的多核心性能,基本可以認為核越多CPU性能越強。核心數就是常說的幾核CPU,比如四核CPU就是4C。線程數T有兩種情況,CPU支持超線程,那就是C的2倍。比如4C8T。CPU不支持超線程,那就和C相同。核心數C決定CPU的理論性能上限,而線程數T是錦上添花,有比沒有好。所以6C6T>4C8T>4C4T。主頻:在同一代CPU的情況下,主頻直接和性能成正比,非常簡單粗暴。但是近幾年的CPU通常帶非常高的睿頻能力,就是動態頻率調節範圍非常大。最終能在哪個頻率穩定滿載使用,還是要看電腦本身的散熱能力,所以這個參數是動態的,不要盯著官方給出的最高頻率或者默認頻率。製程:就是那個xx納米的製造工藝,數字越小功耗越低,同功耗的情況自然性能越好。Intel 現在是14nm+++和10nm並行(三個+表示在14nm的大技術框架下優化了三代),AMD是7nm。架構:架構決定了CPU的內部優化,最直觀的影響就是IPC,也就是同樣主頻下的效率。一般有個英文名字代號,例如Intel的Whiskey Lake,或者AMD的Zen 2。這個無腦選最新是沒問題的。2.2 顯卡顯卡的參數比CPU更加複雜一些,因為嚴格來說顯卡其實包含板卡和顯示核心兩部分,類似CPU+主板的套裝。不過既然是萌新向的教程,就直接列幾個決定性的參數吧。頻率:和CPU的主頻一樣,直接和性能成正比,也同樣有加速頻率,不過範圍要小得多。顯存:顯卡輸出數據臨時存儲的地方。越大越好,但是通常和顯卡的型號規格掛鉤,沒有太多可選。一般1080P的屏幕解析度下,4G起步,6G甜點。*注意:顯卡有一種甜點的說法,通常是指性價比合適,性能滿足非發燒用戶的需求的型號。流處理器/渲染器/SP:這說的都是一個東西,類似CPU的核心數,決定顯卡的性能上限,越多越好(越貴)。例如GTX1650有1024SP,GTX1660Ti則有1536SP,1660Ti>1650。2.3 內存內存參數很簡單,內存規格、容量和頻率。內存規格:就是通常說的幾代內存,DDR幾。不同代的內存外觀不一樣,完全不互相兼容。越新越好。現在主流是DDR4。還有一種叫LPDDR,是Low Power DDR的縮寫,低功耗的版本,最早用在手機上,現在也開始用在輕薄筆記本上。容量:這個沒啥好說的了。越大越好。目前輕度使用8G起步,中重度用途16G起步。頻率:怎麼又是頻率……和所有的頻率都一樣,越高越好。但是內存頻率對電腦性能的影響,遠不如CPU和顯卡來的那麼大。


2.4 硬碟

終於說到小姐姐們的房子了。

硬碟嚴格的說,參數只有容量和速度兩種。但是比較燒腦的是,它有不同的外形、介面和協議,以及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兩種。

容量和速度:沒什麼好說,越大越好,越快越好……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萌新也應該聽過。同樣價格,機械容量大,速度非常慢;固態容量小,速度快。

外形和介面:決定能不能裝上去……有2.5英寸和M.2兩種規格。機械硬碟全是2.5,固態有2.5和M.2兩種。

協議:決定介面速率,有SATANVMe兩種。2.5的介面只支持SATA,M.2的介面則支持SATA和NVMe。NVMe快很多。

對外形、介面和協議做一個總結:機械硬碟只有2.5英寸SATA協議,固態硬碟有2.5英寸SATA、M.2 SATA和M.2 NVMe三種。

硬碟參數雜亂,總結一下:

要速度快買M.2介面的NVMe固態硬碟(要看電腦是否有M.2介面,沒有則只能買2.5 SATA固態了)。

要升級倉庫盤,就看容量買機械硬碟行了。

2.5 屏幕

為了防止辣到眼睛,強烈建議購買一塊參數起碼合格的屏幕。

起碼合格的標準:1080P+IPS或VA材質+90%sRGB或72%NTSC,重要性依次遞減。

看不懂的話繼續往下看就OK。

尺寸:屏幕大小。測量方式是按對角線長度計算,單位為英寸。1英寸≈2.54厘米,一般略有誤差是正常,比如15.3-15.6通常都叫15寸。

解析度:表示屏幕的細膩程度。同樣尺寸下,解析度越大,屏幕越細膩。常見的屏幕解析度對應關係:

768P:1366*768(辣雞,千萬別買)

1080P:1920*1080

2K:2560*1440

4K:3840*2160

色域:表示能夠顯示的顏色範圍,常見的標準有NTSC和sRGB兩種,都是用百分數標記(例如99% sRGB)。通常數字越大顏色越鮮艷。

刷新率:表示屏幕每秒鐘刷新的次數,越高越順滑、流暢。最常規的就是60Hz(每秒刷新60次),更高的有120、144、240、300。

屏幕材質:製造屏幕的工藝和材料,決定了屏幕的基本性質,常見IPS、VA、TN三種。三種屏幕從色彩和可視角度來看是IPS>VA>TN,從刷新率和響應速度來看是TN>VA>IPS。


第三部分 型號解讀如果你找一個大佬,對著你的低配LOL遊戲本寫一張比較「內行」的配置單,得到的大概就是這麼一串東西:i5 9300H/GTX1650/D4 2666 8G/512G/15.6 1080P 72%你看到這行字之後,頓覺醍醐灌頂,臉上的表情逐漸變成了這樣: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認真看過參數解釋的同學,馬上就用上了自己剛學到的技能,辨別出了DDR4 2666 8G是內存的三個參數,512G大概是固態硬碟,15.6 1080P 72%應該是屏幕。容易看出(數學用語),內存、硬碟、屏幕都是直接把參數標上去的,型號一般沒人看。只有CPU和顯卡的型號和性能直接相關,而且常見,所以型號解讀只有CPU和顯卡。3.1 CPU筆記本的CPU型號一般都是這個形式: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說明:系列:Intel有i3/i5/i7/i9,同樣AMD則是R3/R5/R7/R9,基本對應入門/主流/高端/發燒的性能和價格。代數:這個數字基本上每年+1,就是常說的幾代CPU。目前Intel最新是10代,AMD是4代。性能級別:同代同系列,這個數字越大性能越好,但通常差距不大。後綴:筆記本常見的:H:移動高性能,又稱標壓,多用在遊戲本和工作站。性能高,相對的發熱和功耗也大。U:移動低功耗,又稱低壓,多用在輕薄本。性能較低,發熱和功耗相對較小。HK:標壓解鎖倍頻,一般頂級的CPU才會有,可以進行超頻。補充幾個筆記本少見的,以及台式機的:Y: 超低功耗,一般用在無風扇或者超輕薄本,性能和功耗都是最低的。無後綴:桌面版,可以拆卸通常用於台式機。K:桌面版解鎖倍頻。B:和桌面版的區別是不可拆卸,焊接在主板上。其他規格和桌面版區別不大。X:桌面發燒型號,頂級U,CPU和配套主板的價格絕對對得起這個標記。除此之外,Intel有一類特殊的CPU型號。這類CPU核顯性能比H和U都高,一般用在沒有獨顯的旗艦輕薄本: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系列、代數、性能級別:基本和上面的相同。核顯規格:G1、G4、G7三個級別。越大核顯越好。3.2 顯卡鑒於AMD在移動顯卡領域暫時沒啥存在感,就直接看NVIDIA的型號吧。(A 粉 震 怒)型號如圖: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說明:前綴:標明顯卡的等級或特性。常見的前綴:MX:低性能的獨顯級別,一般用在價格較低的全能本和輕薄本上,能支持LOL等性能要求低的遊戲。GTX:高性能的獨顯級別,一般用在高性能的全能本或者遊戲本上。RTX:帶有光線追蹤單元的高性能獨顯級別,同一性能級別的RTX比GTX性能更好。補充幾個不常見的:G:早些年非常低性能的顯卡前綴,已經多年不見。GT:和MX差不多的定位,從10代以來只有GT1030這個型號,用於台式機。代數:N卡差不多兩年一代。10以前都是一位數字(譬如7、8、9),10以後都是兩位數字(譬如10、20)。特別說明,16和20是一代產品,RTX系列標20,GTX系列標16。性能級別:數字越大性能越高(越貴)。MX級別有1、3、5三個,GTX/RTX有5、6、7、8四個。曾經還有9,不過也已經多年不見。G和GT因為逐漸消失,就不講了。後綴:Ti:性能在同級不帶Ti和更高一級之間。SUPER:是本代顯卡剛出的的後綴,性能與Ti的比較接近,區別在於Ti是同一代產品的不同型號劃分,SUPER是後期推出的半代升級,會取代原有型號。Max-Q:低功耗版。用少量的性能損失,換取更低的功耗和發熱,輕薄遊戲本常見。顯存容量: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和電腦內存不一樣的是,通常一個型號的顯卡,有固定的顯存容量組合,也不能自己換。比如GTX1650 4G。



第四章 購買攻略終於到了這一章了,我猜至少有50%的人看到目錄直接空降到了這裡,看參數太沒勁了,啥時候不懂回來查就彳噢,上帝,聽起來是個不錯的建議,這真是太有趣了。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4.0 FBI Warning!0開頭的編號,全英文的標題和最後的感嘆號,無不表明這一部分真的很重要。必讀!!!


這部分是關於新人容易碰到的幾個大坑神坑天坑隕石坑。

實體店(特別是電子城)買電腦

淘寶/京東整機(台式機)

閑魚當面交易(也特別是電子城附近)

部分無視需求強行安利的圈內人

部分賣電腦的親戚/朋友

前三個建議完全不要碰,最後兩個注意分辨其語氣和態度。

簡單說一下坑在哪吧,難免碰到好奇的人真的去跳坑。

實體店的經典套路:

你去要指定型號的電腦 or 硬體,賣家會用「更好的性能」「兼容性好」等一堆你不懂的偽參數,忽悠你購買實際上很辣子雞的型號。

更有甚者,先告訴你要去庫房拿,讓你交定金,然後回來說沒了,換了個型號。你要走就以已經提出貨為理由強扣定金,或者強迫你買辣子雞型號。早些年某關村非常流行。

淘寶/京東整機(台式機):

除了少量靠辛苦費明碼標價賺錢的店鋪之外,大部分價格低的離譜的店,都是Intel擠牙膏的受益者。

說白了就是依仗近幾年Intel CPU的性能增長緩慢,導致幾年前的電子垃圾性能也不差。再加上N線小廠出的其他硬體,甚至翻新二手零件,搞出一個跑分還行,但穩定性和售後基本上沒有的圾皇,翻車率極高。

閑魚當面交易:

風險和實體店差不多,很多閑魚面交就是實體店的拉客手段。

非要選擇閑魚盡量不要面交,快遞之後慢慢驗反而是最穩妥的。

無視需求的圈內人:

多見於半瓶水的懂行人秀優越。你說你大學生要買個遊戲本,非要告訴你不如輕薄本+台式機。真要買了台式機,每次放假你先拆機器,再用一個單獨的行李箱拉回家,再裝起來。用一個月再重複上述操作拉回學校,一年兩回。

上課記筆記還要安利你買iPad Pro/Surface。

最後你還只是個玩LOL的電競選手,台式機顯卡的風扇平日都不轉。

上課?什麼課?

賣電腦的親戚/朋友:

生人坑一半,熟人大滿貫。

常見的坑差不多就是這些了。請諸君保平安。

再說幾個常見的靠譜渠道吧,公認的。

京東自營:售後全場最佳,二手東現象近幾年也有所減少。

官網:官網都不信那沒得信了。

天貓旗艦店:比京東自營差點售後方便程度和物流速度,但是其餘沒差。

蘇寧易購:線下電器巨佬轉線上的戰場,總體來說也算是靠譜。

拼多多:至少最近看來,有補貼的官方渠道,真的很香。售後扯皮略不如前三家。

以上FBI Warning部分,下面上乾貨了。

4.1 關於筆記本市場分類

現在市面上的筆記本數量非常多,但是總體來看,基本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全能本:追求均衡和性價比。輕薄、性能均適中,同時在性能參數之外的地方比較省錢(比如鍵盤手感、揚聲器、做工細節等),適合不發燒、不專業的日常應用,價格一般都在6000以下。

輕薄本:追求輕薄、續航、外觀。因此性能上限不高,導致價格差異通常體現在性能參數之外的地方,例如穩定性、設計、做工、續航、售後服務等。

性能本/遊戲本:追求性能表現,很多有著RGB燈和殺馬特外表。5000起步上不封頂,6000-8000價位賣的最多,性能和價格成正比。特別為各位學生家長強調,不要被名字迷惑,遊戲本並不是只能玩遊戲,而是大部分錢都為性能買單了,所以適合玩遊戲這種高性能需求。做一些視頻剪輯、專業學習,高性能也是必備的。而且性能越高,自然被淘汰的越晚。

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自己需要的類型。例如:

A是個起點作家,經常來往於星巴克麥當勞、大學圖書館等地方碼字,對這個需求來說,一台輕薄本顯然更加方便他不帶電源就能寫一整天,還不重。

B是個體重只有110左右(公斤)的小宅男,日常在宿舍玩遊戲。那毫無疑問就是遊戲本了。

C是個剛上大一的女生,買電腦只用來做做PPT追追劇,或者模擬器手游掛機,不玩大型遊戲也沒有專業軟體用途。因為偶爾要帶著上課,還不能太重。最關鍵的是不要太貴,因為開學買化妝品和衣服已經花了一台iPhone的錢了……這種情況,自然是買個全能本足夠。


4.2 筆記本CPU的選擇這部分可以配合型號解讀 - CPU部分一起看。CPU只有Intel和AMD可選。Intel在過去十年間花式吊打AMD,但是最近幾年AMD鹹魚翻身180度,反過來爆錘Intel。不過爆錘也僅限於硬體性能和功耗,在兼容性、品牌效應、售後、銷售渠道等Intel積累了很多年的地方,不是短時間就能趕上的。這也是導致Intel暫時高價低性能、AMD性價比高的原因。小結:不差錢、求穩買Intel,性價比買AMD。常見型號選擇:輕薄本:√ 看價格選i5-10210U或i7-10710U√ i5-1035G1/G4 或者i7-1065G7核顯性能高不少,CPU性能略低一點,對輕度遊戲更友好一些× 強烈不建議選擇i7-10510U,同為四核,性能比i5隻多10%左右,價格貴很多× 不建議選R5-3500U或R7-3700U,AMD銳龍3代一般,等4代香味加倍遊戲本:√ Intel選i5-9300H或i7-9750H× 不建議選擇AMD銳龍3代標壓。原因是基本沒什麼電腦搭載,選擇面很窄,性能也沒和同級的Intel有太大區別,硬要有就是R5-3550H和R7-3750H。同樣建議等銳龍4代全能本:√ 基本上是低壓U後綴的天下,少見標壓H。可以參考輕薄本部分4.3 筆記本顯卡的選擇顯卡性能直接看型號,常見型號的從低到高排序(價格和性能都是如此):MX250<MX350<GTX1050<GTX1650<GTX1660Ti<RTX2060<RTX2070 max-Q<RTX2070<RTX2080 max-Q<RTX2080輕度遊戲MX系列或者50系列一般網遊或者STEAM玩家60系列或者小燒一下70系列發燒又不差錢的直接往80上看


4.4 屏幕選擇首先,2020年還在用低於1080P或者低於72色域的都是電子辣雞。解析度:1080P起步,越高越好。*玩大型遊戲的例外,高解析度會對顯卡要求變高。玩常見的3A遊戲,2K解析度下,顯卡至少要RTX2060,4K則直接2070起步。刷新率:普通用途60Hz足夠。遊戲玩家特別是FPS類競技遊戲玩家,可以考慮更高的144或240。*高刷新率和高解析度一樣,對顯卡性能有要求,建議高刷新率機型顯卡選擇不要低於1660Ti,除非不玩遊戲。色域:72% NTSC或者90%sRGB起步。*色域和解析度一樣,是有幾個等級而不是連續的,比72NTSC低的不是71或者70,而是60,再低一檔就是45。在72色域已經成熟量產且平價的情況下,45或60色域基本就是屏幕泛白、顏色淡的意思。材質:IPS首選,VA次選,TN最後。色彩和可視角度,IPS是最優選,但IPS難做高刷新率。所以在確定了刷新率的情況下,盡量按這個順序來。4.5 內存和硬碟的選擇內存:輕度日常使用,8G基本夠,有一定的遊戲或專業要求,就應該16G起步了,上不封頂。鑒於當前廠商產品線的奇葩策略,很多機型只有高價的頂配才有16G內存,可以買8G的電腦,然後自己升級。*板載內存說明:2020年很多輕薄本是板載內存(焊死在主板上,不能更換升級),所以堵死了上面說的這條路,所以盡量一步到位買16G及以上。當然,如果明確了未來幾年都只是刷刷網頁等輕應用,或者錢非常緊張除外。遊戲本通常不會是板載內存,全能本也較少見。

買電腦不懂電腦配置?不用怕,我教你如何選購,防止踩坑 - 天天要聞


硬碟:輕度日常使用256G足夠,其他專業用途就看自己的容量要求吧。有10T資源的老司機,肯定是要買兩個機械盤作為倉庫了。*板載硬碟說明:同內存一樣,目前有極少數的輕薄本連硬碟(SSD)也是焊在主板上的,買的時候如果想後續升級,應該特別留意。*介面和外形:對於非板載硬碟的電腦,目前所有的已經開始陸續拋棄2.5寸硬碟,全面使用M.2介面了。升級前應該搞清楚電腦支持的硬碟類型。

數碼分類資訊推薦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 天天要聞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不久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 透露,iQOO將推出搭載驍龍8 Gen3處理器的iQOO Neo9S Pro+。該博主今日的一份爆料中提到了這款新機的更多配置信息。按照爆料中的說法來看,iQOO Neo9S Pro+目前採用了一塊6.78英寸
5K壁紙:望山河 - 天天要聞

5K壁紙:望山河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在這組手機壁紙上,海天一色的美景與萬里長城、布達拉宮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大海與天空融為一體,呈現出無盡的藍色,給人一種廣闊而寧靜的感覺。
5K壁紙;宇宙之光。 - 天天要聞

5K壁紙;宇宙之光。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宇宙之光》在這些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多彩的光手機壁紙上,彷彿置身於無盡的宇宙之中,被多彩的光芒所包圍。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 天天要聞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這些手機壁紙展現了一位奧美女平時生活中的瞬間,捕捉到了她自然而真實的一面。不知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奧美,落落大方,氣質優雅,還是 古靈精怪。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 天天要聞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而是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AI領域的佼佼者,NVIDIA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近日,這家矽谷科技巨頭推出了一款名為Grace的定製AI晶元,其性能實在是太強大了,簡直就是AI加速器中的"鑽石王老五"!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 天天要聞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手機攝像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在這個視覺化時代,一款出色的手機相機不僅能讓我們隨時記錄生活點滴,更能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而在手機攝像頭中,潛望鏡頭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賦予了手機超強的變焦能力,讓我們對遠處的風景大物件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