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OG遊戲本家族中,ROG冰刃6雙屏無疑是最特別的存在,它採用了創新的雙屏結構,搭載AMD銳龍9 6900HX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RTX 3080Ti獨顯的頂級硬體組合,45999元起價可以勸退絕大多數玩家。實際上,這款產品的主要適用人群,也是愛好遊戲的專業內容創作者,是以一款可以幫助高效率賺錢的盈利工具,所以價格什麼的也就不太重要了。
ROG冰刃6雙屏的A、C、D面均為金屬材質,20.5mm厚度和2.5kg的重量對於一款頂配遊戲本來說也是相對輕盈的。這款產品的外殼延續了ROG遊戲本的經典斜切設計,點陣的鏤空與漸變的敗家之眼LOGO觀感炫酷。
顧名思義,ROG冰刃6雙屏最大的特色就是「雙屏」。它的的主屏(官方稱為星雲原畫屏)部分是一塊16:10黃金顯示比例的16英寸屏幕,採用Mini-LED背光面板,具備512分區調光和5400Hz高頻PWM調光,能夠達到1100尼特峰值亮度。
同時,這塊屏幕還內置獨家星雲原畫屏專用晶元,AI演算法通過大量視頻和圖像訓練,可降低25%光暈效應,屏幕支持Adaptive Sync,能夠消除畫面撕裂問題。此外,2.5K解析度、165Hz刷新率、VESA DisplayHDR 1000認證、杜比視界認證,都能證明這塊屏幕的優秀素質,無論是遊戲玩家還是專業創作者都能從中獲益。
打開ROG冰刃6雙屏的屏幕蓋板,C面上半部分還會升起一塊14.1英寸的ScreenPad Plus觸控副屏,它採用全新4向鉸鏈設計,可承受20kg重量,同時通過將副屏進行抬升13°,讓主屏和副屏的觀感更加緊密。當副屏抬升並向後移動25mm,可露出ROG極光天窗,盡顯炫酷。
ROG冰刃6雙屏的這塊副屏素質同樣不俗,擁有3840×1100解析度和100% sRGB色域,支持10點觸控操作,結合全新升級的Screen Xpert2.0應用,無論是設計工具欄、直播彈幕框、還是任務處理欄統統可容納其中,助力用戶高效辦公創作,解鎖更多無限可能。
ROG冰刃6雙屏將單鍵RGB影刃背光鍵盤整體挪到了C面的下半部分,每顆按鍵都能單獨調光且支持神光同步,1.7mm的鍵程可以提供出色敲擊手感,最右側的觸控板還能虛擬數字小鍵盤。
與此同時,ROG冰刃6雙屏內置720P高清攝像頭,搭配紅外相機可以實現人臉識別功能,內置6組揚聲器和3麥克風陣列,支持杜比全景聲和AI雙向降噪,無論是看電影、聽音樂還是參與視頻會議都是一把好手。
ROG冰刃6雙屏搭載AMD最頂級的銳龍9 6900HX處理器,集成Radeon 680M核顯,持續功耗釋放可達95W。通過雙顯三模中的純獨顯模式,在提供媲美GeForce MX550的3D性能的同時還能進一步延長續航時間。
ROG冰刃6雙屏還同時武裝NVIDIA GeForce RTX 3080Ti獨顯,持續功耗釋放約165W。雙烤時CPU和GPU功耗分別約55W和140W,這個表現符合頂級遊戲本的平均水平。該產品可選32GB或64GB內存,2TB或4TB SSD,配置上幾乎就是一步到位。
需要注意的是,銳龍9 6900HX處理器的(多核)性能最多只比滿血的i5-12500H強一點,遠遠不是i7-12700H的對手,更不用說第12代酷睿家族中還存在8大8小16核心24線程的HX系列。因此,相對於酷睿平台的頂級遊戲本和創作本,CPU性能是ROG冰刃6雙屏的最大瓶頸。
ROG冰刃6雙屏採用冰川散熱架構2.0Pro散熱設計,C面的副屏部分可以擴張進氣口,提升筆記本的通風散熱能力。同時,再加上搭配的暴力熊液金導熱、5根熱管、4個出風口以及兩個Arc Flow絕塵風扇高規格散熱配置,讓電腦即便是在高負載下也能從容面對。
ROG冰刃6雙屏的介面也非常豐富,提供了MicroSD4.0讀卡器、2個USB-A3.2 Gen2、全功能USB-C3.2 Gen2(100W PD充電,獨顯DP視頻輸出)、USB-C3.2 Gen2(核顯DP視頻輸出)、HDMI2.1、RJ45、音頻介面、電源插孔。
總的來說,ROG冰刃6雙屏就是銳龍遊戲本和創作本領域的天花板,星雲原畫屏提供了一流的顯示能力,ScreenPad Plus觸控副屏的加盟在拓展視野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創作效率,此時再疊加上頂級的硬體組合,生產力爆表。但正如前文所述,銳龍9 6900HX處理器的性能上限相對較低,遠遠不如第12代家族的i7以及HX系列處理器,因此我們其實更期待ROG未來可以推出酷睿平台的冰刃雙屏產品,補齊CPU性能上的那塊短板。
實際上,華碩靈耀X雙屏Pro 2022(15.6英寸版,4K OLED觸控主屏+i9-12900H+RTX 3060獨顯,20999元)在生產力方面其實就不遜於冰刃6雙屏(遊戲性能肯定要差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和「在看」吧,順手再分享到朋友圈或轉發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