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2022年09月27日15:22:34 數碼 1978

上周,據蘋果官網銷售界面顯示,iPhone 14 Pro系列即時下單發貨周期目前已超過一個月,iPhone 14 Pro發貨周期達到5-6周,iPhone 14 Pro Max最長超過6-7周,創下iPhone歷史訂貨周期最長記錄。別的不說,光是這個消息,蘋果成功喜提熱搜(1/10)。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該情況側面反映出iPhone 14 Pro系列銷售火爆。相較於上一代「十三香」的iPhone 13 Pro系列,iPhone 14 Pro系列發貨周期更長,即使蘋果官方有控制貨量的舉措,不能說明真實銷售對比情況,但線上及線下渠道基本是「一機難求」,加價銷售已成為「業內常態」。除非湧向市場的貨量趨於飽和,銷售增長平緩,從當前的狀況研判,消費者仍需要繼續長時間等待發貨。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目前看來,擺在蘋果面前是一片銷售形勢大好,想必iPhone 14全系列一定都受到廣泛歡迎吧?然而與事實相反,作為iPhone 14系列的入門款,iPhone 14標準版卻沒有半點蔭澤。在蘋果官網上下單選購發現,發貨周期相比iPhone 14系列早得多,部分渠道甚至出現了低於官網價銷售的情況。這與大眾認知過往理解截然相反,普遍受歡迎的機型並不是更便宜的iPhone 14,而是更貴的iPhone 14 Pro系列。


儘管iPhone 14 Pro系列升級了靈動島、A16、4800萬像素主攝、衛星通信(中國用不了)等功能點,整體沒有與上一代iPhone 13 Pro拉開很大差距。更不用說這代iPhone 14標準版只換上了A15滿血版、光圈更大的主攝,與iPhone 13標準版接近一致,沒有任何亮點可言。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即便如此,也攔不住市場的熱情表現,說好的不歡迎擠牙膏式更新呢?怎麼一到開售爭先恐後排隊中。反觀強調科技創新的一眾國產廠商,銷量、品牌認可度、溢價、幾乎難有與之並駕齊驅,這不僅令人深思,難道創新不奏效了?保持躺平才能收穫熱銷?或者說,國產廠商探索高端的方法錯了?


以上問題都問錯了,癥結不在於創新,而在於所謂的創新對消費者真的有意義嗎?能帶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所有廠商都要認真回答這個問題。那麼,誰真的在裸泳,誰真的在領勢而上?


表面上,蘋果自iPhone X系列一代開始就沒有什麼重大創新,不過是在大船上小修小補。實際上,蘋果正沿著一條確定的道路慢慢前進,比如更好的視頻拍攝、更強的處理器性能、更安全和好用的FaceID,以及真全面屏方向。蘋果的方向是建立在長期戰略上的,換句話說,在現有的實用性和升級上,必須保證實用性優先,至於升級,是不能給實用性帶來負面影響的,哪怕是不做升級。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手機尺寸有限,一個小小的創新,極有可能帶來一次內部結構變動,而這種變動又會犧牲已有的實用性上。且蘋果的產品策略是「極致、簡潔、易用」,隨意加入花里胡哨的功能創新,帶給用戶不方便的體驗,寧可不創新,也不需要多增加一分冗餘。


從蘋果的產品角度再來看國產廠商的創新,除了華為外,大多都在短期的機會主義遊離。時而流行長焦,一窩蜂地增加長焦功能;時而超大底感測器成為共識,想盡辦法給旗艦塞入一枚大底感測器;時而追逐更快的充電,爭相推出越來越離譜的充電速度。到頭來,這樣的創新無法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為標籤太多、過於花里胡哨、強調參數是無法真正觸動消費者與真實體驗發生聯想反應的。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說華為能走出與蘋果相抗衡的高端之路?不在於同蘋果那樣的「漸進式升級」,恰恰就在於感知極強的功能創新。


如果仔細了解過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會發現華為最早是往通信、輕薄、續航的方向發力,這些點在早年的安卓手機中都是影響消費者使用的痛點,比如動不動斷網、手機又厚又重、電池不耐用等等。華為不僅在當時把這些基礎動作做好,並且在之後作為傳承基因延續下來,形成消費者對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的記憶點。


Mate系列和P系列越做越大,隨即而來的問題也越發凸顯,兩個產品系列除了輕薄、小屏、設計外,其他賣點很難拉開二者的差距。因此從發布時間、產品定位、營銷打法上,Mate系列注入圍繞商務定位、提升安全和效率的重磅黑科技,如無線反向充電、3D人臉識別、隔空手勢。而P系列主打時尚定位、突出拍照和潮流設計,如潛望式長焦鏡頭、電致變色工藝、四曲滿溢屏設計。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產品定位清晰,用戶群體一目了然,雙旗艦戰略交叉覆蓋形成廣泛的受眾版圖,且長期的口碑積累和較高的遷移成本(包括使用習慣、特定功能實現如指關節截屏、存儲數據較多)以及較低的使用成本、穩定的系統體驗,進一步鞏固華為品牌基石。除非華為出現重大事變,無法繼續滿足消費者需求,否則基本無法撼動華為的地位。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暌違兩年之久的華為,再一次推出Mate系列新品—Mate 50系列時,會引起震撼的搶購風潮,從線上到線下幾乎無一不萬人空巷、秒罄一空。除蘋果外,這一盛況尚未發生過在其他手機品牌新推出的旗艦身上。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類似的努力其他品牌並不是沒有嘗試過,比如打造技術壁壘、堅持品牌印象刻畫,至今仍沒有明朗的跡象。唯一有點起色的vivo正在篤定前行,推出了與蔡司合作、自研影像晶元等一系列動作,在國內基本站穩4000-5000價位,站上高端市場指日可待。


所謂品牌高端化,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系統內各個因素相互關聯,互相影響彼此,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某個因素,比如消費習慣和設計,極有可能會在某個時空產生影響。解決其中一兩個要素,比如自研晶元、主打影像,不能帶領品牌徹底站上高端。


iPhone 14系列大賣,國產幾乎全軍覆沒,手機創新還重要嗎? - 天天要聞

說白了,唯有真正解決用戶痛點的創新,才是深刻影響用戶心智的關鍵。這裡面就包含了系統性問題,創新應該建立在哪個因素之上才發揮作用?需要在系統內做怎樣的取捨,才能發揮其影響作用?


所有為了營銷噱頭,沒有落腳在消費者體驗痛點的創新,總是忽視了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出發點,即我為什麼多花這點錢,為這個功能買單?我為什麼多花不少錢,要放棄某些功能?無法透過痛點,感知用戶需求,一切偽創新不過是緣木求魚,也不可能給消費者留下強烈的記憶點。


高端化這條路任重而道遠,解決用戶痛點的創新是重要命題,所有品牌廠商一直在往自己認為的正確方向前進。期待蘋果的燦爛輝煌不只是獨角戲,而是百家爭鳴的群雄博弈,只有這樣,手機行業才有可能迎來溫暖的春天。

數碼分類資訊推薦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 天天要聞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不久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 透露,iQOO將推出搭載驍龍8 Gen3處理器的iQOO Neo9S Pro+。該博主今日的一份爆料中提到了這款新機的更多配置信息。按照爆料中的說法來看,iQOO Neo9S Pro+目前採用了一塊6.78英寸
5K壁紙:望山河 - 天天要聞

5K壁紙:望山河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在這組手機壁紙上,海天一色的美景與萬里長城、布達拉宮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大海與天空融為一體,呈現出無盡的藍色,給人一種廣闊而寧靜的感覺。
5K壁紙;宇宙之光。 - 天天要聞

5K壁紙;宇宙之光。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宇宙之光》在這些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多彩的光手機壁紙上,彷彿置身於無盡的宇宙之中,被多彩的光芒所包圍。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 天天要聞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這些手機壁紙展現了一位奧美女平時生活中的瞬間,捕捉到了她自然而真實的一面。不知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奧美,落落大方,氣質優雅,還是 古靈精怪。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 天天要聞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而是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AI領域的佼佼者,NVIDIA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近日,這家矽谷科技巨頭推出了一款名為Grace的定製AI晶元,其性能實在是太強大了,簡直就是AI加速器中的"鑽石王老五"!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 天天要聞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手機攝像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在這個視覺化時代,一款出色的手機相機不僅能讓我們隨時記錄生活點滴,更能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而在手機攝像頭中,潛望鏡頭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賦予了手機超強的變焦能力,讓我們對遠處的風景大物件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