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端手機市場的重量級"選手",華為Mate系列向來是市場炒作的焦點,就和蘋果高端機一樣。今年的Mate 50系列也沒有例外,從21號開售至今銷售十分火爆,不少版本在第三方渠道都需要加價才能買到。不過在Mate 50還沒發布之前,不少網友並不看好這款新機,主要原因是不支持5G功能。但是在Mate 50系列發售之後,短短一天之內,首批400萬備貨就已經見底,供不應求就是Mate 50系列當前的真實寫照。
截至9月25日,華為Mate 50系列在第三方市場仍有溢價,其中崑崙版本普遍溢價超過1000元,而Mate 50RS保時捷版本更是溢價超過了7000元,火爆熱銷的現象直接打臉看衰Mate 50系列的網友,同時也引發出一個問題:沒有5G,為何Mate 50系列依舊熱銷?
綜合線上和線下的信息,經過幾輪分析,我們總結了三大原因,個個都很關鍵。
Mate 50系列帶來顯著創新
華為Mate 50系列討論熱度最高的創新有不少,通訊黑科技方面有衛星通信技術、影像黑科技方面有可變光圈專利技術、續航黑科技方面有應急模式新功能、機身黑科技方面有全新的崑崙玻璃材質、長焦鏡頭方面還有全新的長焦微距技術,以及全新升級的Harmony OS 3.0系統,Mate 50系列帶來了不少創新,令人印象深刻。
而iPhone 14系列討論熱度最高的創新,無非就是"靈動島"功能,但這個功能並非硬體方面的創新,而是為了掩蓋挖孔結構缺陷而做出的系統UI調整,可以說是一種設計軟體創新,其創新力和震撼性都不如華為Mate 50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廠商能帶來黑科技創新固然不錯,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創新對於用戶是否有用。顯然,華為Mate 50系列帶來的這些黑科技創新具有較高的實用性,無論是堅固耐用的崑崙玻璃,還是衛星通信技術,以及影像黑科技,都能讓用戶獲得卓爾不群的使用體驗。
5G不一定是必備功能
華為Mate 50系列最大的不足是什麼?——不支持5G。
在遭受打壓後華為遇到了許多困難,而在手機方面最大的難題就是不支持5G。說起來也頗為諷刺,華為曾是全球5G手機的領航者,許多消費者的第一把5G手機就是華為手機,可以說以前5G是華為手機的顯著優勢,但現在5G卻是華為手機的最大痛點。
不過,在5G功能逐漸普及之後,許多用戶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手機流量用得並不多,5G彷彿成了擺設,無論上班還是居家,多數場景都有WiFi,5G似乎沒辦法發揮作用。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現象,Mate 50不支持5G的情況,對於不少用戶來說並不重要。
如果把3G網速比喻為市內限速40且擁擠的交通,速度緩慢;那麼4G網速則是外環60KM,相對較快且不擁擠;而5G網速就是高通公路,速度特別快。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4G其實已經可以滿足日常使用,這也是Mate 50不支持5G也能贏得眾多用戶支持的根本原因。
時隔兩年回歸,萬眾期待已久
最重要的一點,華為高端手機擁有龐大的存量用戶。
華為Mate系列歷代產品都有十分可觀的銷量表現,尤其是近幾年的Mate產品,銷量均為千萬級別,許多老用戶早已經在等待Mate 50系列的到來,可以說是萬眾期待。
作為全球市場中少數能夠和蘋果手機掰手腕的品牌,華為手機擁有出色的品質和優秀的體驗,儘管華為手機遭遇了不公平打壓,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許多用戶仍然相信華為會王者歸來。也正是這種期盼,時隔兩年回歸的Mate 50系列得到了眾多老用戶的支持,一方面是Mate 50系列確實優秀,另一方面是這些老用戶確實等待已久。
總結
以上三個原因,就是華為Mate 50系列雖然不支持5G,但依舊銷售火爆的原因。毋庸置疑,5G是手機功能中的一個重要功能,但5G並非智能手機的全部,而且5G功能對於長期"兩點一線"的用戶來說體驗並不強烈。因此對於並不看重5G的用戶來說,華為Mate 50系列擁有相當優秀的競爭力,這也是這款新品銷售火爆的根本原因。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