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年9月,大家都會期待蘋果帶來的「數碼春晚」,久而久之,9月前後手機發布會扎堆成了一場一場的盛宴。大家都接著聚光燈,秀秀肌肉。今年從7月-9月,三個月時間裡,也確實出了不少好產品。iPhone13系列在這個期間,一時風頭無量。相信大家也被刷屏了很久。今天我從我個人角度,對2021年下半年9月前後發布的一些新機,進行一下分析推薦。
發布會新機思維圖
不完全統計,只統計了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一些產品。我接下來會根據個人的一些偏好建議,進行分析。我的權重考慮CPU>屏幕>攝像>內存>續航,我也會遵循這樣的建議進行解讀推薦。
處理器
目前處理器排位,天梯參考下圖。這個還沒包含A15,A14已然全榜第一。A15處理器,A14就排第二。根據這樣的排位來進行處理器的比較建議。
根據最近發布新機,處理器遵循以上天梯圖,得出CPU排名如下。麒麟9000(4G)版本我放在了最後。
目前蘋果iPhone 13系列,搭載的是A15仿生晶元,放在CPU性能參考的最前列;其次是搭載驍龍888+的魅族18s系列、MIX4、IQOO 8PRO、VIVO X70 PRO+;其次是搭載驍龍888和驍龍870的。當然最近新發布的機型,也有搭載的驍龍778G的機型。
大家可以參考,畢竟不同的價格為,硬體上的東西也不同,這個是必然的。畢竟成本在那裡價格也不同。當然也有一些品牌追求極致性價比,專門賽分系列在3000左右價位有更好的處理器搭配。
為了方便大家參考,在以上眾多機型中,大致的排序如下
屏幕
屏幕主要從解析度,解析度像素密度、高刷新、屏幕材質等幾個角度來進行排序。
目前屏幕排序Dynamic AMOLED>Super AMOLED PLUS>Super AMOLED>AMOLED >OLED>LCD。
其中搭載地表最強屏幕的,來自韓國OBA系列,三星Galazy Z的兩款機型;其次是魅族18系列搭載的Super AMOLED;iPhone 13 AMOLED 加LTPO背板技術;以及大部分旗艦都搭載了AMOELD、OLED。
所以在屏幕這款,我認為三星的屏幕技術一直都走在前列,顯示畫面真實感、流暢度、以及畫面細節都是非常OK的;而所謂的120Hz高刷,基本都是目前大廠產機的標配,大部分打著性能噱頭的必備功能。不過目前做得比較好的還是三星和蘋果13系列機型
攝像
攝像這個板塊,會參考到攝像頭像素、濾鏡、以及設備自帶的一些拍照功能。當然最終重要的還是攝影師啦。像我這種攝影盲,這些原有的硬體估計幫不了我多少。在最近新機裡面打著攝影功能強大的有iPhone 13系列,VIVO X70系列、OPPO FIND X3、小米MIX4、華為、榮耀50等等。
VIVO X70系列打著"手機影響的NO.1",自研V1晶元、全鏡頭防抖,我覺得這個是我描述上看到的亮點。但當然例如榮耀和小米MIX4破億系列的攝像頭;FINDX3打著單反造型的拍照機等等。我覺得都是值得推薦的,就看個人對於這塊的需求要到什麼要的水準。如果喜歡拍VLOG,NOVA9的雙3200萬像素自拍也是網紅主播自用可參考擁機。
內存
目前性能搭配最強的基本組合:LPDDRR5+USF3.1。
LPDDR:全稱是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SDRAM,又稱低功耗雙倍數據速率內存。
運存預讀取能力強弱,如下;目前最強是LPDDR5,基本性能機都是必備搭配;旗艦機使用都是LPDDR4X以上,大部分目前主流使用的存量較大的都是LPDDR4及以上的產品。
而內存UFS3.1也是主流性能機的必備;之前有看到UFS3.1和UFS3.0的區別。
主要是升級三個板塊:
- 寫入增強器(Write Turbo)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就是提升UFS的順序寫入速度,寫入增強器的特性會將UFS 3.0原本最高為500MB/s的順序寫入提升至700MB/s。
Write Turbo原理本質是UFS 3.1快閃記憶體內部有一塊高速緩存區,工作的時候以較高的速度去接收文件,等到快閃記憶體寫入工作不繁重的時候再將寫入的文件從緩存區轉到普通快閃記憶體區。
- 深度睡眠(Deep Sleep)是讓在UFS 3.0基礎上對於功耗的優化。旨在讓快閃記憶體在空閑的時間段進入低功耗睡眠狀態,確保快閃記憶體在睡眠狀態下降低功耗,這種模式相較於UFS 3.0的hibernate模式能夠有更好的功耗控制。
- 性能限制通知(Performance Throttling Notification)則是因為某些情況導致存儲性能受到影響時,及時通知主機有關性能限制的信息,特別會在設備過熱時通知系統限制讀寫性能以降低快閃記憶體溫度。簡而言之,這是在快閃記憶體中加入了根據外部環境實時反饋的控制中心。
續航
續航我考慮得就比較簡單,電池容量及充電效率。就是比容量大小,比充電快慢。當然有的也可以做到電池容量不大,但是續航能力突出的。例如最近的iPhone電池續航測評就刷榜了。但大部分安卓機,都是要堆砌硬體為主,所以能耗問題沒有在整機設計上得到很好的解決,都是從部分硬體升級上來減少功耗問題,組裝工藝里,裝得性能越多,難免功耗越大。所以我考慮的是電池更大,充電更快比較實在。如果後期也能做到像蘋果這樣,從整機設計上裝配來解決整機功耗問題,來提升電池續航,當讓是未來手機內卷的必然選擇。
參考小白續航綜合測試(3小時):
參考小白續航綜合測試(5小時):
我今天講的很多新機測試不在榜單上,可能因為很多新機沒搞到實機測試的數據。但同時這個測試也是僅供參考,每個人的使用習慣都不同,所以續航在每個人手裡都會有差異。
今日講的新機中的續航中,5000mAh是最大值,我認為性能機4500mAh是及格線;當然從以上的測評結果,蘋果不達到這樣的容量及格線,同樣有一樣的續航能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至於充電就不單獨一個一個列舉,畢竟大廠機型,大部分都是44W有線快速這樣的標配。有的能夠做到65W有線快充,有的也打著18分鐘充電100%的噱頭。當然有像蘋果這樣的環保主義,從來就不喜歡打充電續頭的,擠牙膏擠盡了也就25W有線快充,也不講求什麼速度注意,我升級了就OK。
各價格區間推薦
1700-2599區間
這個區間有5款新機,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會比較建議最新出的realme GT NEO2、IQOO Z5、以及過幾天會發布的K9 PRO。
Realme GT NEO2
詳細解讀參考《realme GT NEO2 十大升級》
- 散熱王;金剛石直板散熱,散熱性能大升級
- 驍龍870
- GT模式2.0,一鍵啟動、一秒入魂
- 120Hz高刷+600Hz電競屏幕觸控
遊戲性能機主推,大家都說NEO2如果等個驍龍898,直接就是GT2。
IQOO Z5
詳細解讀參考《IQOO Z5詳細解讀》
- 入門性能機王
- 性能鐵三角驍龍778G+LPDDR5+UFS3.1
- 5000mAh大電池
- 120Hz高刷+240Hz觸控
費用預算就是2000以內,不能出頭,入門性能機,賽分,比參數、打遊戲必備機
2600-2800區間
這個區間發布新機型不多,只有三款,NOVA9、榮耀50、真我GT大師版,可能是區間分得有點細。
拍照推薦NOVA9 和榮耀50;如果是喜歡拍短視頻、需要前後鏡頭切換延續攝影、並且可以實驗設備自大剪輯的,就主推NOVA9,詳情參考:《NOVA9詳解讀》
- 前置攝像功能強大:雙3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 花瓣剪輯自帶APP
- 多鏡頭融合拍攝
- 前後鏡頭切換延續攝影
如果追求性能,追求遊戲建議就上真我GT大師版
3600-3999區間
2021年下半年新機發布中,這個區間的機型最多,涉及5個品牌,7款機。其中CPU搭載最高的是驍龍888+;最低也是驍龍778G,其中只有一款使用的聯發科的天璣1200,其他都是高通驍龍的處理器。
7部機種,我個人比較青睞是:IQOO 8、魅族18s、VIVO X70、OPPO RENO 6 pro+
純粹追求性能,比硬體參數,並且要求屏幕高清、畫面質感高,那麼久魅族18S吧,我也沒想到魅族出的18系列,組裝堆砌了這麼多東西,算是比較硬核了。
魅族18s:驍龍888+LPDDR5+UFS3.1+SuperAMOLED,售價3699起
確實如發布會名稱「有點東西」,雖然發布會亮點在周邊配件。不過這樣的配置參數,確實值得推薦。
IQOO8 詳細參考:《3799起IQOO8 配置詳解》
- 驍龍888+LPDDR5+UFS3.1,性能拉滿。
- 獨立顯芯
- 120Hz高刷、10億色全感屏
- VC泵大面積液冷
- Multi-Turbo5.5+4D振感+雙立體揚聲
遊行性能機,4000左右的牆裂級推薦
4000-5000區間
本來分了4100-4500;然後直接把4000-5000區間放在一起談了。這裡談到6個品牌、7款機型。都是旗艦系列,而且都是知乎問題經常CUE到的比較機型,熱點較高系列:MIX4、X70PRO、Magic3、IQOO8 PRO、華為P50。這裡的機型基本都是驍龍888起步的處理器,作為旗艦的必配,不過可以提一下的X70 PRO搭載三星 Exynos 1080,不過人家外加自研V1,整體有加分。
這系列類,處理器級別最高是驍龍888+,搭載的機型有魅族18s pro、MIX4、IQOO 8PRO,相應的內存搭配也是滿級的,LPDDR5+UFS3.1。
旗艦機的推薦,估計怎麼說都有人贊同有人踩,畢竟這個價格購買區間,大部分都是各大廠的粉絲,所以大家各自參考一下。
遊戲性能,我推薦IQOO 8PRO ,IQOO本來就是主打互聯網年輕一代、數據賽分、性能電競為主打,而且都是帶著電競選手站台的。《IQOO 8PRO 與IQOO 8區別》
小米粉絲用戶,對小米系統重度依賴就直接考慮使用MIX4,一億像素三攝影、高質感陶藝機身、外形加分,影音體驗極佳,哈曼卡音效配置。
對拍照有強需求,擔心被女性同伴吐槽,又想攝影技術一般的情況下能夠拍出像樣的照片,我推薦X70 PRO。蔡司全攝像頭防抖+超穩微雲台+V1自研圖像處理核心+個性濾鏡。直接打著「手機影像NO,1"flag。詳情了解:《VIVO X70系列詳解》
5000-6000區間
這個區間基本大家可能都是直接考慮上蘋果了,畢竟P50 PRO買5988還是4G。不過我覺得VIVOX70 PRO+還是值得考慮的。
蘋果用戶不多說,直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購買,直接上13 ,猛男粉、256G.
如果是不習慣使用蘋果的用戶,但是喜歡拍照,又喜歡打遊戲,希望性能在線,我覺得X70 PRO+
蔡司攝像+驍龍888PLUs+LPDDR5+USF3.1+V1晶元+87.6萬實驗室整機跑分
6000以上區間
6000就真的金錢世界了,畢竟這個真的是我反覆掏口袋都沒辦法決定的了。得老婆點頭系列。
對屏幕要絕對高要求,目前三星Galazy Z系列的屏幕是地表最強了,而且這點系列,韓劇主流推廣系列,OBA專用款。我個人建議小巧秀氣選擇Flip;喜歡大屏就選擇Fold。
不過如果預算如果支持的話,我還是會考慮上PRO。畢竟從續航上解決了我擔心的老問題,而且作為老果粉,N代換,真的挺想上新款,而且A15也出色,地表最強芯
廢話延伸區:
我是
@裴不了先生,知乎同號,詳情可以搜索了解。
覺得不錯請點個贊或者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