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區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城市更新實施方案》出爐

日前,《洪山區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城市更新實施方案》正式出爐,這標誌著被譽為武漢「南大門」的白沙洲片區將迎來「更新時代」。

根據規劃,由武漢城投城市更新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城市更新項目將打造成一座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的智慧數字產業社區。更新單元包括白沙洲大道、江盛路、新武金堤路、白沙二路圍合區域,具體位於洪山區張家灣街,涉及三橋社區等8個社區、20個居住小區,用地面積約260.99公頃。此次城市更新行動將推動老工業廠房、老舊社區煥然一新,重塑氣派莊嚴的「南大門」。

疏通內部交通網路,打造串聯三地樞紐

隨著楊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建成通車,沌口、四新、洪山、武昌、南湖、光谷等區域串聯起來,武昌、洪山城市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城市更新單元位於武昌、洪山、國博片區中心位置,承擔綜合交通樞紐作用,完善片區交通網路後,將實現三地城市功能、產業功能互相促進,有效帶動片區經濟發展。

在實施方案中,明確了道路基礎設施改造方向,未來將形成以「三橫三縱」為骨架的片區路網,隨路建設信號燈、電子監控、交通誘導等智能交通系統,改善片區單內部微循環路網貫通性差、斷頭路多,且不成體系的現狀。

承擔三大產業樞紐職能,打造青年友好城市片區

根據實施方案,白沙產城融合片規劃未來承擔區域技術、資源和服務樞紐職能,依託環野芷湖大學集聚區、黃家湖大學城等資源,承接科創成果轉化,計劃打造「技術+資源+服務」樞紐核,助推區域產業升級。

「青年力是片區中樞職能的源動力。」武漢城投城更公司負責人說,未來他們將以青年友好城市作為片區綜合發展目標,激活中樞型片區的產業動力,構建數字經濟引領下「一主一特」產業體系,打造智慧城市產業集群。

補齊片區短板,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目前,白沙洲片區配套基礎設施比較落後,不少社區的老舊住宅、工業廠房都存在外牆脫落、屋頂漏水等問題。受歷史遺留原因影響,不少小區都是由工廠家屬院變遷而來,產權關係複雜,小區停車配套缺乏,片區內醫療、教育、綠地公園、燃氣管道等配套建設改造滯後。

按照規劃,白沙濱江產城融合片將延續大白沙片城市設計整體功能及景觀結構,通過構建白沙二路15分鐘生活圈服務中心,優化片區公共服務水平。通過科學分析,因地制宜,打造「一環一廊」城市公共空間亮點,彰顯片區生態人文底蘊。

近年來,市城投集團公司以城投城更公司為城市更新平台,積极參与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依靠自身全產業鏈優勢,探索實施「全周期謀劃、全過程協同、全產業帶動、全要素實施」城市更新運營新模式,未來將攜手洪山區政府,將大白沙片區打造成為產城融合、生態宜居宜業的智慧數字產業社區。

來源:洪山大學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