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送窮鬼」,做好三點送走窮鬼迎來財神,老傳統要遵守

導讀:正月初五「送窮鬼」,做好三點送走窮鬼迎來財神,老傳統要遵守

各位網友粉絲朋友們大家好,關注小編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這段筆者都在跟大家分享春節有關的習俗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和支持!

正月初五到了,這一天也是有很多習俗和禁忌的,其中之一就是「送窮鬼」,並且在這一天做好三點送走「窮鬼」迎來財神,一年將會順風又順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正月初五「破五節」

正月初五在我國民間也叫「破五節」,之所以叫「破五」節,是因為在正月初一到初五這個期間在民間是有很多禁忌的,而過了初五以後這些禁忌也就沒有了,大家的生活又回到除夕前正常的狀態了,而過年的事情也成為了「舊事」!

因此叫它「破五」,實際上它「破」的是舊,為的是立「新」。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到了初五以後也就可以「開市」了,而圖的就是一個吉利。

破五節,還叫「趕五窮」!

這個「五窮」分別指的就是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它們幾乎包括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如果把它們都給趕走了,那麼一年就會一帆風順發大財!

而且在我國「趕五窮」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在漢朝的時候就有這個習俗了,尤其是在唐朝的時候非常的盛行!韓愈的《送窮文》就描述出了當時人們送窮的熱鬧場面!

所謂「趕五窮」,也叫「送窮」,就是在這一天

把這「五窮」趕走,從而開始新的一年!而各地送窮的日子和習俗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五,但有些地方是在正月初六,或者是正月的最後一天!

在民間送窮的方式也很簡單,就是把自家的垃圾全部扔掉,相當於過年後又給家裡來一個大掃除!

之前筆者的文章中也給大家介紹了,從正月初一開始是不能掃地,倒垃圾的,有些地方還不能洗澡洗頭!

但長期不掃地不倒垃圾,家裡垃圾堆積成山了也不是好事,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因此到了正月初五就要把它們全部扔得乾乾淨淨的,相當於是把「窮」也給扔出去了。如此則一年與窮無干,當然也就富貴有餘了。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送窮的方式,有些地方比較講究的送窮就比較複雜了,先要用紙剪一個小人——窮媳婦,甚至還要讓她背上一個裝了垃圾的紙袋等到家裡全部搞了衛生以後,同時也把這個小人放在室外,然後燃響著爆竹把垃圾倒出門外就可以了!

在古代不光是有送窮,還有「填窮」,就是要在這一天吃的很飽,或者是把家裡的水缸,米缸等裝滿了,這就是俗稱的"填窮",也有些地方還會把別人家的窮媳婦拿走,稱"得富"。

除了這些習俗以外,在以前還有不能再趕窮這天用生米做飯的、不準婦女串門等習俗,而在北方則要吃餃子。

不過這些禁忌,如今在很多地方都已經不多見了!並且有些人會說就算是初五送窮了也不一定富,但這種形式代表的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就如現在很多人常說的,錢不一定能大把大把的掙,但願望還是要有的。

何況送窮其實也是古人所提倡的一種愛乾淨,講衛生的習俗,提醒我們要有公德心!

送窮以後還要接財!

在正月初五這天光是送窮也不行,還要接財,也就是把財神爺接到家裡來,這樣一年才會財源廣進,並且徹底和窮告別了!

在我國因為文化豐富,財神爺也是有很多個版本,有些是道教賜封,有些則是民間信仰的,因此具體到底有多少位財神爺也真的搞不清楚,目前大家拜的最多的就有九位,分別是:中路財神,王亥;東路財神,比干;南路財神,柴榮;西路財神,關公;北路財神,趙公明;西南路財神,端木賜;東北路財神,李詭祖;東南路財神,范蠡;西北路財神,劉海蟾

而這九個財神爺又可以分為三類,其中比干、范蠡、李詭祖等是文財神;而趙公明、關羽等是武財神,至於柴榮則是君財神。

由於財神爺眾多,所以過年「接財神」的日子也不是固定的,有大年初二,正月初四,正月初五,還有正月初七接,具體哪一天,大家按照當地的習俗就好了。

以前在民間有一首童謠: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由此可見多數地區還是認可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特別是做生意的商人,都是在正月初五迎財神的!

當然了還有一件事不能忘,就是吃了,這是正月初五要做的第三件事,北方地區自然是吃餃子了,因為餃子長得就很像元寶,吃餃子寓意財源滾滾!

而在南方則流行吃財神糕、下麵條等習俗。因為麵條長得像古時候串錢的繩子,下麵條寓意給家裡添「錢串子」,財源滾滾來。

寫在最後

正月初五送窮日,要記得給家裡打掃乾淨,把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然後還要記得接財神,同時要吃餃子,麵條和糕點等寓意好的美食哦,這一切為的就是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