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買房安家都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尤其是最近幾十年。因為房價越來越高,人們買房更是「步步為營」。對於普通人來說,一輩子估計也就只能供一套房,如果沒選好,會影響到未來幾十年的生活幸福感。
買房的時候,的確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對於第一次買房的萌新來說,買房之前最好先做一些功課。關於買房,有這麼一種說法:「傻買底,富買中,窮買頂」。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下面來聽聽過來人的總結,買房居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一、傻買底
「再傻不買一樓,再窮不買頂樓」,正常人來說,都不會選擇一樓和頂樓,因為缺陷實在太明顯了。雖然這麼說,但是依然會有人買,不可能閑置。之所以說「傻買底」,是因為低矮的一樓問題實在太多了。

1、採光、通風條件差
一樓的採光和通風條件非常差,再加上周邊的建築物、綠化樹遮擋。讓原本就不充足的採光和通風,變得更加貧瘠。
尤其是梅雨季節、回南天的時候,室內非常容易潮濕。玻璃、瓷磚上面甚至還會滲透出水珠,住著不舒服,時間長了容易得風濕。

2、噪音大
因為底層的房子本身就在地面,人來人往,或者車輛的發動機、喇叭聲,非常容易形成噪音。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3、私密性差
因為樓層實在太低,來來往往的人,隨便一轉頭就能通過窗戶看到家裡的情況,私密性實在太差了。如果沒有拉上窗帘,就會有一種被窺探的 感覺。拉上窗帘的話,會讓原本就不好的光線變得更差。

4、安全係數低
如果小區裡面遭賊的話,小偷也會把目標首先放在底層的住戶。原因很簡單,不需要爬牆,入室行竊更加方便,因此安全係數更低一些。

底層的好處
雖然底層的房子缺點一大堆,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好處。為了促銷,底層的房子價格最便宜。並且,出行方便,都不需要等電梯,如果出現地震、火災等情況,逃生最方便。如果是帶院子的話,那就更好了。

二、窮買頂
有不少人嫌棄底層,因為問題太多,採光和通風是最不能接受的。因此,就把目光放在了頂樓,採光、通風、視野都非常給力,和底層完全就是兩個極端。最關鍵的是,價格一樣便宜。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既然頂樓的價格那麼便宜,自然也是有很多缺陷的。

1、保溫、隔熱效果差
因為頂樓是最上面的一層,直接被陽光照射,夏天的時候室內溫度特別高,讓人感覺非常悶熱。毫不誇張地說,比其他樓層高好幾度都是正常的。悶熱的室內環境,空調都要比別人多耗費不少電。冬天的時候,保溫效果也是比較差的,可以說是「冬冷夏熱」,舒適度很低。

2、滲水問題
頂層的天花板就是整棟樓的屋頂,長時間遭受日晒雨淋,時間長了之後容易出現天花板開裂。面對這種情況,一旦下雨就可能會出現滲水、發霉的問題。

3、出行不便
現在的樓房動輒二三十層的高度,通過樓梯出行是非常不現實的,基本上都靠著電梯。因為在最後一層,等待電梯的時間就會更長。萬一出現了電梯故障、維修,需要爬樓梯就真的讓人崩潰。

4、二次供水
因為樓層實在太高,水壓會嚴重不足,如果沒有二次供水的話,就可能會出現水壓很小,甚至壓根沒有水的情況。然而,二次供水也是需要錢的,這也是額外的花費。

頂層的好處
頂層的房子,採光、通風都是最好的,視野也非常開闊。因為缺點比較明顯,所以售價也比較便宜。

三、富買中
太高或者太低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問題,一棟樓房裡面,中間才是真正的「黃金樓層」。因此,那些比較有錢的人,基本上都會選擇中間樓層進行購買。
中間樓層的房子,中和了底層和頂層的優點,又剛好彌補了它們的缺點。所以說,中間樓層特別受人們歡迎。

採光和通風條件都很不錯,視野也還可以,不用擔心潮濕和滲水的問題,保溫、隔熱條件也很不錯,整體舒適度很高。
並且,中間樓層和地面有一段距離,地面的噪音問題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私密性和安全性也很不錯,並且,對電梯的依賴性並沒有那麼強。即便碰到電梯維護、故障,也能選擇走樓梯。

總結
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選樓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記住:「傻買底,富買中,窮買頂」,即便預算並不是很高,也盡量不要買底層和頂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選擇中間樓層,住著舒服,升值空間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