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大真君的巡遊日,也是迎接財神的吉日,祭拜財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民俗活動,老百姓們準備好豐盛的祭品,放鞭炮,焚香點燭,期盼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祈求財神爺保未來一年生意興隆、財運興旺、家肥屋闊,一起來看看祭拜財神需要用到什麼祭品吧。
一、米
大米不僅是我們最重要的主食,還象徵著食物、錢財。在粵語里,「米」又指代「錢」,「有米」就是「有錢」的意思。走訪親友送「糧油」,也有著祝福對方富貴發財的好寓意。正月初五迎財神,別忘奉上一盤大米,意謂新年歲豐年稔、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二、紅糖
紅糖是用甘蔗制煉而成的一種粗製蔗糖,不僅有著很好的暖身補益的作用,還是很多甜品常用到的調味品。正月初五,各家各戶迎接財神,祭品中別忘了擺上一盤紅糖,寓意生活甜蜜,還有象徵「開門紅」的好兆頭。
三、松柏枝
松柏樹是常綠喬木,四季常青,壽命極長,寓意著好運常伴、健康長壽,松柏還代表著莊嚴,奉上松柏枝,也表達了老百姓對財神的敬意。敬財神爺時,可以擺上用紅繩捆著的松柏枝,也可以取一小枝用紅紙貼在肉塊上。
四、橘子
水果時供品里必不可少的一種,而且一定要選擇新鮮的、好寓意的水果,砂糖橘味道清甜,不僅好吃,還有「吉祥、吉利」的好寓意,除此之外,金黃色的橘子還象徵著「財富」,敬財神爺時,擺上一盤帶有綠葉的新鮮橘子,來年「財路廣闊、財運亨通」。除了橘子,蘋果、柚子、火龍果也是祭祀常用的水果。
五、年糕
年糕是春節的傳統食品,也是祭祀常用的貢品之一,供奉財神時,擺放糕點的數量也有講究,將三塊糕點疊成塔尖的形狀,下面兩塊上面一塊,寓意「一年比一年高,順利成功」。如果使用的糕點容易掉渣,要及時打掃乾淨,讓供桌保持整潔,否則是對財神的不敬,也會讓財神不喜。
六、豬肉
三牲是供奉拜祭的葷菜供品,有大小之分,豬、牛、羊是大三牲;雞、鴨、魚是小三牲。正月初五迎財神,經商、開工廠的,或者富裕人家大多會選擇大三牲,例如金豬、牛頭、全羊等。六畜以豬為首,最好能擺上豬肉,普通人家用一塊豬肉也可以,豬肉不能太小,要帶皮的、有肥有瘦的,以表達敬意,祈求好運。
七、雞
「雞」諧音「吉」,寓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祭祀用的雞一定要用「清白」的雞,意思是烹飪過程不能有任何顏色,一般是蒸熟或者煮熟,而且一定要是完整的雞,民間習俗里認為,這是對神的敬畏。
八、鯉魚
我們在敬財神爺時,豬肉和雞、鴨都是要煮熟的,但鯉魚一定要用生的,並且用紅色綠色兩根線拴著,稱為「一魚二龍」,象徵著:借水得財,還有「吉慶有餘、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無論是什麼節日祭祀,供桌上都要整潔乾淨,不能有垃圾和難聞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