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公里的奧迪檢修,看著黑乎乎的進氣門,車主:發動機會有問題嗎?

上周五,一輛奧迪A4L來廠檢修,車主是一位師傅的朋友,車出現問題是:發動機抖動,加速無力,儀錶還亮著故障燈。

這輛奧迪A4L是2012年出廠,配置的是EA888發動機,行駛里程將近15萬公里,它的發動機還沒進行過比較大的維修,所以師傅初步猜測問題可能與積碳有關,還可能是噴油嘴或高壓油泵等的問題,這款發動機的通病。

在了解到這輛奧迪的基本情況後,師傅連接電腦檢查,故障碼如下圖所示。根據這些故障,師傅基本可以確定是1缸的噴油嘴有問題。這和之前維修的大眾CC故障很相似,只是CC的問題更嚴重一些。

噴油嘴的拆卸難度稍大,因為它在進氣歧管下部,拆卸需要很小心才行,尤其是一些塑料材質的氣管和水管。下圖所示,兩位師傅正在拆卸。

在拆卸的過程中,師傅發現進氣歧管的翻板控制插頭線束有問題,如下圖箭頭所示,線束外部的橡膠已經破損,這得用膠布包好。

半個小時左右,兩位師傅就把進氣歧管給拆下,如下圖所示,數字表示缸數。

下圖所示,這是進氣歧管總成,箭頭所示的是1缸噴油嘴,師傅決定先拆卸1缸噴油嘴檢查。

噴油嘴怎麼檢查呢?師傅用高壓氣吹1缸的噴油嘴,然後檢查綠色箭頭所示的噴油嘴出口,發現出口一直有氣體吹出,說明噴油嘴內部密封有問題,處於長通狀態,正常的噴油嘴應該是不通。這就會導致1缸多的噴油出現問題,發動機就會抖動。

這和上次維修的CC不一樣,CC是有3個噴油嘴有問題,而它只是1缸噴油嘴有問題,這次師傅建議車主只換這一個噴油嘴,車主也同意。

考慮到這台發動機的進氣歧管是第一次拆卸,所以師傅特意檢查了一下進氣門,果然和想的一樣,進氣門上面的積碳特別多,如下圖箭頭所示,這些黑乎乎的都是積碳,很堅硬。

上圖是1缸進氣門的積碳,另外3個缸的進氣門積碳同樣很多,如下圖箭頭所示。車主在看到這樣的情況後,很是驚訝,咋這麼多積碳?此時,車主又很擔憂發動機,這會不會損壞發動機?

師傅對車主說,進氣門上有這麼多的積碳,肯定對發動機有影響,若是長期這樣不維修的話,發動機很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這台發動機現在還有燒機油的問題,能看出2缸進氣門桿會滲漏機油,這些問題算是它的通病,還好它的四個缸筒都正常,一般對於這種情況的維修就是:清理進氣門積碳、更換氣門油封和改進型正時套裝、免拆軟化活塞環。這樣下來,維修費比較高。

但是車主此時資金有限,並不想花費那麼多錢來維修,只想把現在緊迫的問題給解決了,再加上車主是師傅的朋友,相當於是自己車,所以師傅決定更換一個噴油嘴,並把進氣門上面的積碳進行一下簡單的清理。下圖所示,這是清理積碳用到的工具。

師傅先用鋼絲把進氣門上面的大塊積碳清理掉,如下圖箭頭所示,這是清理掉的一塊積碳,跟黏土似的。對於清理進氣門積碳,師傅一般都說是「挖煤」。

下圖箭頭所示,這是清理掉大塊積碳之後的進氣門,這兩個氣門處於關閉狀態,所以就不存在工具劃傷氣門桿的情況,也不存在積碳會進入缸筒的情況。這效果看著還可以,再用清洗劑清洗並吹乾凈後就會發亮。

另外幾個進氣門也是這樣清洗,效果看著都很好,只是師傅在對發動機進行全面檢查後,又發現它的高壓油泵漏油和水管接頭滲漏冷卻液,下圖所示的就是滲漏汽油的高壓油泵,從箭頭位置上部滲漏。

所以,師傅又建議車主更換高壓油泵和水管接頭,若是不更換高油泵,高壓油泵滲漏的汽油會進入發動機內部,影響潤滑;若是不更換漏冷卻液的接頭,滲漏速度會越來越快,影響發動機散熱。

車主知道後,直接就同意更換,畢竟是朋友說的。最後,師傅換了一個噴油嘴、高壓油泵和一個水管接頭,並清理進氣門積碳,全部安裝之後,啟動發動機已經正常。

雖說這個維修不夠完美,但是緊迫的問題已經解決,車主過年時就可以安心開車了。車友簡單了解一下這輛奧迪的維修過程,希望能對車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