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往前走,鏈條/皮帶/軸傳動到底有啥不同?

傳動系統是每個摩托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街道上我們常見的檔車分為鏈條、皮帶、軸傳動三種不同的傳動形式。你是否有過疑問,水鳥為什麼用軸傳動,哈雷為什麼常用皮帶傳動?

本篇涅槃就跟您聊聊這三種傳動形式的優缺點,了解它們之後,相信您就會明白廠家為何要採用不同的傳動形式。

鏈 條 傳 動

最先說我們常見的鏈條,街車、跑車、旅行車,可以說除了踏板車之外,它是我們最常見的傳動形式,因為製造成本低、動力傳輸效率高直到現在都是眾多摩托車首選。

鏈條傳動除了製造成本低之外,鏈條也更好調整,從廠家製造角度來講,搭載同一款發動機的不同車型,部分前後牙盤也不同,這時候改變鏈條的長度要簡單很多。對於賽車和特技車型改裝,鏈條傳動是最好改變的傳動形式。

在傳輸效率方面,無論注重扭矩還是馬力,它都能發揮出車輛的性能,越野車和仿賽就證明了這一點。

當然它也不是並無缺點,首先是比其它兩種傳動產生更大的噪音問題,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影響並不太大,因為騎上之後,發動機的聲音、風噪足以掩蓋鏈條的噪音,如果騎起來以後還能明顯聽見噪音,建議去檢查一下,有可能不是噪音是異響。

第二點是要經常維護保養,比起另外兩種傳動形式要麻煩一些,因為是外露的金屬材質,避免不了老化、生鏽的問題,所以要經常除銹、噴潤滑油和檢查鬆緊度。

皮 帶 傳 動

皮帶傳動廣泛應用在踏板、美式巡航車型上,它的優勢在於傳動過程平順、噪音低、對突變的載荷能夠進行緩和。面對沙土、水等對它的影響比鏈條要小很多,從而帶來了日常維護方面也要比鏈條簡單。

它的缺點是扭矩輸出過高會出現打滑的現象,高轉速的動力傳輸效率也比鏈條要低一些。而且在壽命方面更短,因為是橡膠材質,更易受環境老化。如果皮帶在極高溫度環境情況下,還有可能產生形變。最後,它的更換過程也更加麻煩。

軸 傳 動

軸傳動是維護最省心的傳動形式,因為傳動軸是封閉環境,日常環境的雨水、沙土侵蝕不到它,只要不經常過激駕駛,它依然是經久耐用又可靠的動力傳輸形式。

但,提起軸傳動可能不少人想起2016年寶馬R1200GS突發的"斷軸門"事件,部分車主在大長途穿越過程中,車輛突然失去動力,傳動軸內部出現鏽蝕,金屬疲勞、密封不嚴等等出現原因大家眾說紛紜,兩年後法院經過司法部門給出了那批車型存在設計缺陷、保養提示缺陷以及產品質量缺陷的鑒定。

其實在那次事件剛剛發生時,寶馬已經察覺到了問題,2016年上半年就開始對傳動軸進行了整改,對傳動軸護套內增加鋼架以提升強度、對傳動軸進行噴防鏽漆等等。在那批車次之後,未聽聞傳動軸再次出現問題。所以影響傳動軸可靠性的並不是這種形式,而是製造問題。

另一方面,相比鏈條來講,它的動力傳輸比鏈條更細膩,從而帶來動力輸出非常平順的動力輸出感。對於車身非常重或負載高的摩托車,軸傳動能承受更大的扭矩,所以依然能帶來順暢的動力。

雖然軸傳動是最省心,但它的缺點也有很多。因為製造成本高和自重的問題,它普遍被用在大排量車型上,而且後期出現問題時,不僅很難檢查到損壞部位,維修成本也比另外兩種傳動形式高。

動力損耗方面因為結構複雜,需要一個軸帶動另一個軸,中間過程避免不了動力損耗,寶馬曾經做過對比,軸傳動相比皮帶傳動,動力損失了10%,而且高轉速時的傳輸效率也比鏈條小一些,所以它很少應用在運動型摩托車身上。

了解幾種傳動形式之後,您是否已經清楚自己的愛車傳動系統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雖然以目前的製造技術來講,各種傳動形式已經非常成熟,但我們依然不能忽視日常檢查和維護,在路上一旦出現問題,不僅是耽誤行程,瞬間失速還有可能帶來間接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