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汽車絕地重生!黎巴嫩資本入主,157億負債如何破局?

新能源汽車賽道再起波瀾!曾陷入停工停產的高合汽車,如今迎來戲劇性轉折——黎巴嫩資本強勢入局,這家一度瀕臨破產的企業正加速重啟。5月22日,江蘇高合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43億美元,由黎巴嫩企業EV Electra Ltd.控股69.8%,華人運通持股30.2%。更令人關注的是,高合鹽城工廠已啟動復工環評,年產能維持15萬輛不變,而此前因資金鏈斷裂被迫離職的員工被召回,但薪資將打八折。這場資本重組背後,既有「救命稻草」的希望,也暗藏複雜的債務與爭議。

高合汽車的復工計劃已進入倒計時。知情人士透露,鹽城工廠正在為恢復生產做最後準備,原車型HiPhi Y和HiPhi Z的復產箭在弦上。與此同時,公司正加速處理未提車用戶的退款事宜,試圖挽回消費者信任。然而,員工的回歸併非坦途——儘管部分崗位恢復,但薪資結構調整引發爭議。據內部人士透露,召回員工的月薪將下調至原工資的80%,這一決定雖能緩解短期資金壓力,卻也折射出高合汽車在資金鏈上的脆弱。

此次資本運作的核心人物是黎巴嫩商人Jihad Mohammad。他創立的EV Electra Ltd.宣稱是「黎巴嫩和阿拉伯世界首家電動汽車製造商」,曾推出首款電動跑車QuDS Rise,並收購美國電動車企Detroit Electric的股份,布局氫電混合車型。但這家企業並非「清白之身」——2023年,其因涉嫌加密貨幣詐騙和車輛設計盜用陷入輿論風波,甚至曾因收購NEVS項目失敗與瑞典方爆發矛盾。如今,EV Electra Ltd.能否憑藉1億美元注資拯救高合?外界仍存疑慮。

高合汽車的危機早在2024年初就已顯露。創始人丁磊曾公開表示,「救活公司的窗口期最多三個月」,並坦言「停工停產引發大量資源湧入,有收購、投資、重組的機會」。然而,長安汽車阿維塔等潛在接盤方始終未實質性出手,而與美國某平台的戰略合作也被指「營銷造勢」。直到2024年8月,母公司華人運通向法院申請破產預重整,賬面負債高達157.81億元。這場重組案的裁定書顯示,高合汽車的重生之路註定充滿荊棘。

從「中國豪華電動車新勢力」到瀕臨破產,再到黎巴嫩資本入主,高合汽車的命運起伏堪稱行業縮影。Jihad Mohammad在社交媒體上高調曬出高合汽車的照片,並稱將「拼盡全力」推動合作,但其背後的資金實力與戰略規劃尚未完全披露。對於消費者而言,未提車的退款承諾能否兌現?對於員工而言,薪資調整是否能換取長期穩定?而對於資本市場,這場跨國併購究竟是一場「救贖」還是「接盤」?答案或許要等到高合汽車真正走出困境時才能揭曉。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洗牌仍在繼續,高合汽車的「復活」或許只是冰山一角。當資本的浪潮拍打在傳統車企的舊殼上,究竟誰能笑到最後?這場由黎巴嫩商人主導的「重生計劃」,或將書寫中國汽車產業的新篇章,也可能成為另一場資本遊戲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