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安徽高速事故逐漸離譜化,我想對各位說

  小米SU7安徽事故炒的沸沸揚揚,一直沒發言,畢竟是一場重大交通事故,背後又是幾個家庭的悲劇,但看了幾天發現,事情逐漸離譜化。

  那我也就說兩句,如有不對可以一起討論。

  先說瘋狂自嗨的部分自媒體,吃著人血饅頭,滿口仁義道德,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編完後又說平台限流,小米公關真厲害,是真傻還是裝傻。

  第一,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本身,事實是第一性,新聞是第二性。

  第二,涉及人員死亡3人以上就屬於重大交通事故,交管部門立案後,通過現場勘查、證據收集、分析事故原因後才會下結論,一個個都等不急,深怕錯過這潑天的毒流量,假模假式的質疑車輛安全,我想說不要在真空狀態下討論安全問題。

  媒體人的基本素養,真實報道,客觀公正,深入調查,快速反應,你們沒有事實,只知道快速反應,更沒有新聞採訪權,平台不限流你們,那才是離譜。

  再有在社交媒體發布,開啟智能輔助駕駛後,睡覺、看電影的視頻,平台除了下架外,也要通知有關部門進行追責處罰,煞煞這些不正之風。

  其次,對於這場悲劇我很同情,但對於目前所有做法不認同。

  在警方結論未出前,遇難駕駛者的家屬們,紛紛將矛頭直指向小米汽車,逼迫雷軍就此次重大交通事故負責,雖然說訴求並非賠償,而是「釐清真相」,但是真相是在警方這裡,小米汽車在事故調查清楚前,都沒法接觸到事故車輛。

  駕駛員要對駕駛負責,包括乘坐車輛的人,遇難駕駛者的家屬們,急於將鍋甩出去,不得不懷疑這是在轉移內部矛盾。

  目前的輔助駕駛技術,只是起到輔助作用,無法完全應對各種複雜的路況和緊急情況,特別是在夜晚和視線不佳,天氣惡劣等複雜的環境,因此駕駛員必須持續監控車輛的行駛情況,確保行車安全。

  最後說說,小米汽車和雷軍,新能源車開啟輔助駕駛出事故的事情屢見不鮮,每次事故後,車企提供的數據細緻到分毫,就算這些數據極度真實,但車企存在「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衝突,面對智能駕駛的快速發展,有關機構是否也要建立起「裁判機構」,來去驗證每次事故後的數據。

  就像李想(理想COE)說的,媒體和行業要統一自動駕駛的中文名稱,別玩L2+和L2.9的文字遊戲,增加誤導用戶的風險,上到車企CEO到下到銷售顧問,時刻要叮囑自己的用戶,現階段智駕只是輔助駕駛,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至於雷軍,他的態度和對於這件事處理的態度,關乎整個汽車行業,如果警方結論與小米汽車本身產品有關,毀滅的只是小米汽車,如果沒有關係,認定為駕駛員操作不當,雷軍還選擇高額賠付,安慰遇難者家屬,樹立自己的形象,結果是整個汽車行業倒退,還要車輛保險是幹嘛。

  人道主義補償是要有的,罵名也是要背負的,這兩點雷軍別想盡善盡美。

  開車本身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很多人缺乏對交通安全敬畏心,我們能做的就是像國家宣傳反詐一樣,不停的提醒身邊開車出行的家人,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