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CES展是全球科技的風向標,CES是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的縮寫,直譯就是消費電子展,由CTA消費技術協會主辦,歷史悠久(1967年至今),2025年的CES已經在拉斯維加斯開幕,在汽車行業,除了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是各大品牌競爭的方向,今年CES,都有哪些汽車品牌參加,帶來了什麼技術?
極氪RT
極氪RT是本次展會首發的新車型,其定位並非家庭用車,而是無人駕駛計程車,RT也是robotaxi機器人計程車的縮寫,在北美等地區,無人駕駛計程車已經形成產業鏈,極氪與無人駕駛技術公司Waymo合作,計劃在今年交付RT,組成無人駕駛車隊。
外觀方面與極氪在國內銷售的車型MIX「寶寶巴士」類似,基於浩瀚-M架構打造,外觀設計由極氪歐洲的團隊負責,一些MIX車型的特點都出現在了RT上,比如更容易上下車的低矮地板,純平的車內地板、門框隱藏式B柱等。
極氪RT是首款配備英偉達DRIVE AGX Thor智駕域控制器平台的量產車,Drive Thor晶元由英偉達內部設計開發,2022年發布,可以提供每秒2000萬億次浮點運算,即大家常說的AI算力高達2000 Tops,相比當前的輔助駕駛晶元,有質的變化,比如高階智駕車型裝備的雙英偉達OrinX,算力「只有」508Tops,而更常見的地平線征程5,算力為128Tops,也就是說,Thor的算力翻了數倍,可以適配更複雜的系統和硬體。
極氪RT的硬體也是堆滿,包括4個激光雷達、13個高清攝像頭、6個普通雷達和音頻接收器,作為無人駕駛計程車,考慮到長時間的運行,感測器專門設計了清潔系統,比如攝像頭自帶小型雨刷器,車髒了也不會失去判斷力。無人駕駛計程車的智駕等級達到L4級,完全無需人類接管。
而想要從L2級升級到L3級的製造商,更適合搭配Thor S晶元,其算力為700Tops,成本更低,同時擁有比雙英偉達OrinX更高的算力。
Waymo公司在舊金山對原型車進行了測試,展示第六代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美國各大城市將能看到這款極氪RT無人駕駛計程車。
特斯拉Cybercab概念車
不同於極氪,特斯拉目前的Cybercab無人駕駛計程車還處於概念階段,造型類似縮小版Model Y,車內未配備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踏板,特斯拉的目標是實現L5級駕駛,也就是沒有路的荒郊野外都能開,不同於硬體複雜的極氪RT,特斯拉希望通過AI智能技術和感知攝像頭解決問題,沒有配備激光雷達,更像人類的觀察方式,但碰到雨霧天氣,識別能力有所下降。
依靠AI和視覺方案,特斯拉Cybercab的成本更低,計劃單車成本控制在3萬美元以內,目前沒有具體的量產時間,預計2026-2027年投入生產,智駕是否能達標,還要看AI技術的發展速度。
阿波羅Apollo RT6
阿波羅Apollo RT6是百度開發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出現在此次展會上,阿波羅也是目前真正在國內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計程車,百度的第五代自動駕駛計程車ApolloMoon就是蘿蔔快跑,第五代系統搭載在廣汽埃安LX、威馬W6和北汽極狐上。
Apollo RT6則是一款新車,由江鈴集團新能源與百度聯合開發,搭載第六代的智駕系統,根據蘿蔔快跑收集的數據和運營經驗,進行改進,首批交付給蘿蔔快跑1000台,售價20.46萬元。
硬體方面包括4顆主激光雷達、4顆補盲雷達、6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以及4顆300萬像素攝像頭和8顆800萬像素攝像頭,主激光雷達負責遠距離和暗光感知;周圍的補盲激光雷達負責中近距離感知,毫米波雷達負責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的感知,攝像頭則負責車道線等關鍵信息的感知。全車的感測器達到38個,自動駕駛級別達到L4級,可以感應周圍440米的距離,輔助駕駛晶元計算能力為 1200 Tops,高於蔚來 Adam的1016 TOPS。
選車偵探觀點:如今無人駕駛集中在計程車領域,從百度到特斯拉,再到極氪RT,計劃推出或者已經量產的L4級智駕車型都是計程車,一方面高算力晶元和密集的激光雷達增加了成本,如果配上大電池,難以投入家用車市場,比如Apollo RT6續航只有380km,放在25萬級市場難有競爭力。大家覺得未來更高階的自動駕駛能在家用車領域普及嗎?歡迎討論。
敬請關注下篇:全新特斯拉Model Y,座椅加長,漲價1.36萬元貴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