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陪跑,它卻突然衝到了前面。
2025年開年,新能源市場的「劇情反轉」震驚了所有人:
小鵬汽車,那個曾經被認為「難敵理想」的品牌,以0.7萬台的銷量成績,一舉打破理想36周連冠的神話,登頂新勢力銷量榜第一。
說來也奇怪,2024年初,很多人還認為這家公司會倒閉,怎麼就突然逆襲了,甚至超過理想了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件事情。
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偶然,走了「狗屎運」而已。
但其實並非如此。
因為2024年最後一周,小鵬汽車就已經以1.01萬台的成績排名第二,與理想僅剩0.33萬台的差距。
而且,從整個2024年的銷量來看,小鵬汽車的年末增幅達到305.55%,在國產新勢力品牌中排列第一。
就這些數據的呈現,怎麼都不能用運氣來形容。
之所以會如此成功,在我看來,是因為這家公司做好了這些。
首先,就是何小鵬的角色轉變了。
說白了,過去的何小鵬,更像一個坐在董事長位置上的「觀察者」,而不是一個真正深入一線的創業者。
他熱衷於技術開發,熱衷於自己的關心的事,其他工作都交給了高管。
表面上看無可厚非,畢竟,人家就是董事長。
但問題是,小鵬汽車還是一家創業公司,業務並沒成熟。
於是乎,貪腐就出現了,造車成本也變得居高不下。
這絕不是誇大其詞。
因為大眾拆解了G9的物料清單後,委婉地告訴何小鵬,車是出色的,但很多零部件成本存在優化空間,最高空間達25%。
這一來一回,就說車價虛高了多少?肯定很難賣了!
但現在情況變了。
在雷軍的提醒下,他以極大的決心完成了角色轉變。
從「董事長」變成了真正的「創業者」,開始親自下場,從成本到產品,從研發到市場,他幾乎事無巨細地親自把控。
於是,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拉開了序幕。
至此,車型的性價比變高了,內部小的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自然而然的,銷量也就迎來了逆襲。
其次,就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優勢。
如果說何小鵬的角色轉變,是小鵬汽車涅槃的起點。
那麼找到真正的核心優勢,就是它能迅速逆襲的關鍵。
過去,小鵬汽車的定位並不明確。
雖然在智駕和能耗管理上一直有不錯的技術儲備,但這些優勢並沒有轉化為市場競爭力。
尤其是在營銷上,小鵬的投入並未轉化成很高的效率,消費者對它的認知模糊不清。
說白了,就是技術很強,但產品定價和市場匹配不夠精準,吸引力不足。
但現在,小鵬意識到這點了,並做出了改變。
譬如最近推出的小鵬MONA M03 、小鵬 P7+就是這種改變的產物,一下就爆了。
說到底,之前小鵬汽車帶激光雷達,還是2個激光雷達,車價肯定很貴。
但現在走純視覺以後,這方面的成本就省下來了,售價自然更有吸引力了。
值得一提的事,由於能耗管理優秀,小鵬還在用更小的電池,做出更大的續航。
這樣兩兩相加,別人賣不了的價格,它可以賣;別人十幾萬給不了的智駕體驗,它可以給…
就這種高性價比的產品,怎麼可能不賣爆呢?
此外,我認為這還只是個開始。
從2025年的產品規劃來看,小鵬的下一步布局充滿了爆發力。
G6和G9的改款即將上線,它們將繼續沿用純視覺方案,延續高性價比的策略。
這意味著,不僅成本進一步優化,價格也會更具吸引力,銷量勢必再上一個新台階。
更令人期待的是,小鵬還將在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增程車型——小鵬 G01。
根據何小鵬透露的信息,這款車的純電續航達到了驚人的400公里,直接拉高了行業標杆——幾乎是主流增程車的兩倍。
同時,它還搭載了800V高壓快充技術,讓充電效率接近甚至媲美純電車型。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增程車的便利性和續航體驗將被重新定義。
更不用說,這款車還配備了超級靜音增程器,在駕乘體驗上進一步拉開與競品的差距。
憑藉這些領先的技術與體驗,小鵬 G01極有可能成為今年的又一爆款車型,甚至推動增程車市場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
總的來看,小鵬汽車的逆襲不是偶然,而是一場從內部改革到核心優勢重塑的全面勝利。
未來的小鵬汽車還會更上一個台階嗎?
如果不出意外,大概率會是如此。
對此,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