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破產!離開中國,歐美玩不轉新能源

這兩天,歐洲知名的動力電池廠家NORTHVOLT正式宣布破產保護,上了熱搜。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當年就說了歐洲造不出了好電池,而且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還指出了這家公司的問題,表示並不看好。如今預測驗證了。

NORTHVOLT過去7年時間,融資了150億美元,是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獨角獸

但是這兩年,歐洲電動汽車全面落後,也讓投資人們開始心灰意冷,已經不再大幅在電動汽車上發力和投資了,缺乏了持續的資金投入,上游的動力電池廠家破產,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可以說,離開了中國產業鏈,全世界其他地方根本無法找出好的、低成本的電池和電動汽車。

首先,動力電池需要大量的鋰礦,而中國的巨頭前兩年在全球買買買,已經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大約50%)的鋰礦,這就是先手。

雖然最近美國聲稱發現了全球第三大鋰礦,但是實際產量如何,我認為可能並不樂觀。特朗普目前的政策是加大石油的開發,新能源的開發並不在的選項中。

另外,就是造電池了,這同樣一個規模效應非常明顯的行業,如果沒有巨大的需求推動,那麼產量起不來,自然成本就降不下來,再進一步講,也就沒有資金來推動進一步的創新。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個行業的成本是如何斷崖式下跌的,曾經的電車成本起碼是油車的兩倍,而現在基本已經做到了平價,而對於比亞迪而言,已經是電比油低了。

現在,我們處於動力電池從液態電池向固態電池轉型的關鍵時期,一旦固態電池量產並且成本下降,那麼目前電動車的所有缺點,比如不安全、能量密度不夠等等,都會被克服。那個時候,就是膝蓋再軟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電動汽車才是未來。

我個人預計,未來兩三年固態電池就會開始量產裝車,而在未來五到十年,固態電池的成本就會降到現在動力電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