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超跑買不起,而是「一鍵漂移」更有性價比

上周我們寫了寶馬新世代x概念車,引來了很多讀者的討論。其實除了外觀爭議外,這台新世代x概念車亮點頗多。

比如這款概念車將要配備的全新電子控制單元,負責整體協調車輛動力總成和駕駛動態管理。

這個全新電子控制單元,會將所有必要的數據(驅動、懸掛、制動、轉向等)集中在一起,而且電子控制單元將搭配寶馬集團內部開發的全新軟體棧「動態性能控制系統」,可根據個人需求提供高度定製化的駕駛體驗。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

這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軟體定義汽車」其中的一種。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背景下,車輛的核心競爭力已經不再停留在傳統的硬體層面,軟體賦予了汽車更高的靈活性和可升級性。

時間踏入2024年,從主機廠到主流的零部件供應商,還有提供底層軟體的科技公司,他們都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在對車身動態控制上,類似寶馬新世代x概念車那種軟體平台,包括麥格納、博世等零部件供應商都推出了相應的模塊化軟體平台。而且很可能,寶馬新世代x概念車就是其中一個供應商參與的作品。

軟體是如何實現車身運動控制的?

舉一個例子,在路面積雪以及高速公路等複雜路況下,車輛失控的機率也會更高。如果能從軟體層面,像專業車手那樣實現對車輛的精準控制,行車就變得更安全。

甚至理論上,如果軟體控制汽車能實現專業車手的水平,這些運動控制軟體不僅能讓車輛在冰雪路面快速、安全行駛,反過來還可以增加駕駛樂趣——例如做出連續漂移動作。

但實現這些的前提是,你的車必須有一定的電氣化和智能化能力,因為軟體是無法直接控制純機械的。

幸運的是現在的新能源車型,越來越多裝備包括主動懸架、電驅系統、空氣動力學系統、線控剎車、主動穩定桿、後輪轉向等等,都是電氣化技術。這就讓軟體控制汽車有了基礎。

但目前汽車上如此繁多且複雜的系統,主要還是依靠堆疊控制器來實現新功能。這種堆疊控制器方式不僅會導致線束的繁瑣和錯綜複雜,還會增加對硬體的需求。

如果每個硬體都必須由專門獨立的控制器實現,不僅難實現整車硬體兼容,關鍵是無法實現軟硬體解耦。而實現軟硬體解耦,是讓智能化汽車更智能的重要一步。

例如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的做法是,打造一個模塊化的軟體平台,通過跨域控制的方式,對各個包含電氣化硬體的車輛子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最終實現對車輛能量與運動的控制。

以上面提到的積雪路面駕駛為例,如何讓軟體像專業車手那樣實現對車輛的精準控制?

運動控制軟體可以做到更精確的扭矩矢量分配功能,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車輪的扭矩一直處於動態調整中。當車輛需要過彎時,不同車輪分配到不同正負的扭矩,從而保證過彎穩定性。

當車輛出彎時駕駛員踩下油門,此時軟體能重新分配驅動扭矩,保障動力的順暢銜接。

在以往,這些是專業車手通過控制油門和方向,來實現車輛重心轉移的駕駛技巧。現在可以交給軟體來完成。

最誇張的是,這種運動控制軟體還具備先進的主動側滑角限制控制功能,依靠演算法實現實時精準的計算,甚至預測整車的姿態和關鍵信息。

換成大家能理解的話,就是你可以讓車輛隨時進入漂移模式。

以往車手漂移是需要不斷反打方向盤的,而在運動控制軟體控制下,你甚至不需要反打方向盤,就有機會開啟車身的一鍵漂移。

車輛運動智控系統有啥用?

事實上,在讓軟體與硬體解耦,實現軟體控制車身動態的技術方面,一些零件部供應商也很早介入,我們也試駕體驗了相關的技術。

2月底我們曾去牙克石博世冬測試驗場,博世向我們展示了幾項不為人知的黑科技。

比如博世車輛運動智控系統,完整覆蓋了車輛自由度運動管理的軟體及系統解決方案,等於是向軟體定義汽車又深入了一步。

技術原理是基於整車的感測器數據,對制動、轉向、動力和懸架等車輛運動執行器進行協同控制,還能與自動駕駛相結合。博世的tv技術通過對每個車輪的扭矩分配,電機扭矩控制來修正車輛姿態,在高負荷低附著條件下提升車輛動態表現。

我們現場也試乘裝載了博世tv技術的極氪001 fr,在這輛測試車上,我們可以實現舒適駕駛、運動模式、甚至漂移模式等多種選項。

此外,車輛運動智控系統還包括博世vmm跨執行器融合技術,就是融合了制動、動力、前輪線控轉向、後輪轉向、懸架等所有控制要素,來參與車輛的控制。

畢竟如今新能源車型,特別是高性能、智能化的電動車的普及,僅有esp保證安全駕駛已經不夠。

電動車上軟體系統可控制的不僅是動力和剎車,其他要素多了很多,例如轉向、懸架等等,使用軟體系統充分調用、協調它們的能力,就可以讓操控和安全更上一層樓。

我們現場體驗,博世就把vmm技術裝在一輛智已l7測試車上,也正是因為l7有線控剎車、後輪轉向等軟硬體解耦的能力,包括博世還為它準備了線控轉向。在動態駕駛中,vmm技術可以有效增加智已l7的轉向靈活性,包括在濕滑制動場景下,穩定性更佳等。

可以說實現了軟體定義汽車後,未來的汽車會有更多的玩法。

不僅讓普通駕駛者享受到對車輛運動深度控制帶來的樂趣,以及加快車輛的性能迭代,比如ota,刷一下軟體就能改變硬體性能,同時對車輛行駛安全性的增加也是明顯的。

比如運動控制軟體與adas等系統的有效結合,利用圖像識別等手段提前判斷道路情況,從而實現進行兩驅和四驅的切換,以專業車手的反應速度來確保駕駛安全。

總之,進入軟體定義汽車時代,汽車帶給我們的樂趣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