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推出30款車,成本削減30%,日產要奪回失去的市場?

近日,日產汽車公布了「The Arc日產電弧計劃」:到2026財年推出3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16款電動車,並實現60%的燃油車換代;到2030財年,將下一代純電動車型成本降低30%,實現「油電平價」

按照規劃,到2026年電動車將佔日產全球銷量的40%,到2030年進一步提升至60%。而2026年之後,日產還計劃再推出20款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插混和純電車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日產本月還宣布與本田合作進行零部件的聯合採購,以降低成本,並共同設計、開發電動汽車共享平台;在新車型上實現快充時間縮短 50%、能量密度提高50%,並將在2028年推出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

日產在2010年憑藉一款Leaf聆風,成為電動車市場的早期入局者,但市場、技術、供應鏈的不成熟斷送了日產Leaf的前程,之後的十幾年,特斯拉比亞迪先後崛起,徹底將日產遠遠甩到身後。

一邊唱衰電動車,一邊加快產品布局,日本車企對電動汽車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日產加速電動化進程的計劃,和2年前的豐田如出一轍。

2021年底,面對中國電動車的施壓,豐田在其電動汽車戰略發布會上高調宣布,到2030年,豐田將累計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全球銷售的新車中,將有三分之一為純電動汽車。

但在其後的2年里,豐田推出的2款純電車型bZ4X和bZ3銷量慘淡,CEO一言不合就怒懟電動車,在如此矛盾的言行下,豐田很難做出優秀的電動車型。

今年開始,通用、福特、大眾賓士等車企都暫緩了全面電動化的計劃,原因無外乎電動車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燃油車才意味著收入穩定。日本車企想重新奪回乘用車市場的主導權,還得靠技術和產品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