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評選2023年汽車行業的「流量之王」,大概每一位用戶心中都有一份榜單。有的企業高層因為「打嘴炮」惹起爭議,有的企業憑藉著某款爆款車型「起死回生」,真性情也好,營銷也罷,總之存在感刷足了。
今年11月的廣州車展期間,我們與多位整車廠商的高層聊了聊他們眼中的2023年,大家異口同聲地稱這一年的關鍵詞是「卷」。
只不過,不同車企卷的方向不太一樣,有的是卷價格,有的是卷產品力,還有的是卷服務、卷生態、卷商業模式……總之,各家都在依據自身的積累和專長,全面奔向新能源時代。
這其中,尤其以貫穿全年的車企「價格戰」、智能駕駛的爭議,以及中國車企的出海速度這三方面,備受行業內外關注。
這不,臨近年底,「價格戰」來到收官環節,當有些廠商還在絞盡腦汁想怎樣出圈的時候,有一個聲明自己不造車的企業,在車圈的流量來得毫不費力,那就是華為。
圍繞自動駕駛,華為算是賺足了風頭。另一家智能駕駛的代表企業——小鵬汽車也不甘示弱,爭奪智駕話語權。關於智能駕駛的未來,理想汽車CEO李想曾認為,未來在中高端車市場,車企能否提供城市NOA(輔助駕駛功能),直接決定了消費者買與不買。「就像你買了一個二三十層的樓房,它是有沒有電梯的差別。」
李想的看法,基本也是行業的共識,國內的智駕技術迎來了價值兌現時刻,2023年亦被業內視為城市NOA落地元年。不論是常以科技公司自居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很多都定下了激進的開城計劃。
同時,被傳了多年的特斯拉FSD將進入中國市場的猜測,近期終於得到了特斯拉官方的確認:「目前確實正在推進中。」人們都說特斯拉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條「鯰魚」,如果FSD引入中國市場,無疑會再次攪動國內車企的神經。
就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迸發的時候,2023年,國際市場的格局也發生了巨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中國汽車累計出口量達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按韓聯社預計,如果接下來兩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維持10月份水平,全年累計出口將達近500萬輛,有望超過日本首次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在整個出海的浪潮中,中國車企爭相布局,將銷售網點遍布南美、歐洲、東南亞……其中不少企業,正在收穫勝利的果實。
今年1-10月,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上汽集團、奇瑞、吉利分別以86.1萬輛、74.2萬輛、34萬輛位列TOP3。從增速上來看,比亞迪出口量同比增長4.4倍,奇瑞同比增長1倍,長城同比增長86%,都為整個行業的描繪了一幅燦爛的出海藍圖。
在中國車企劍指外資品牌大本營的同時,外資豪華品牌在中國的陣地正在被圍剿。
方程豹汽車總經理熊甜波此前在接受「市界」採訪時就透露過,豹5用戶中有3-4成是BBA車主。另有數據顯示,今年1-10月,蔚來在江浙滬地區成交均價30萬以上高端純電市場佔有率達54.6%,增速遠遠超過包括BBA在內的傳統豪華品牌。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理想汽車2024年銷量預測超過80萬輛。作為對比,今年前三季度,寶馬、賓士和奧迪在華銷量分別為60.28萬輛、57.87萬輛汽車和52.20萬輛。理想汽車方面也立下豪言,希望在2024年挑戰豪華品牌No.1 。
儘管國產車全方位追趕、超越部分豪華品牌,但BBA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仍在,想要快速顛覆並不容易。面對新合資時代,這些百年車企也亮出了新能源的「劍鋒」,積極尋找突破點,強化技術創新。
2023年,汽車終端市場處在水深火熱的競爭中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就像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的那樣,「競爭是市場經濟精髓,有競爭才會有創新和繁榮」。這一年,沸騰的汽車終端市場也讓經歷了許久低迷行情的汽車後市場熱鬧起來。
先是9月下旬,途虎養車在港交所上市;接著10月份,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動汽車後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力推汽車後市場高質量發展。作為汽車產業的衍生行業,汽車後市場或許將在蹉跎十餘年後迎來爆發,這又是一條蘊藏萬億商機的賽道。
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製造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產業鏈之一,從傳統製造到智能網聯,涉及領域眾多,上下游產業帶來的市場規模超乎想像。甚至前兩年就有經濟學家預測,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成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產、重化工等板塊的領域。
而從燃油車時代向新能源汽車時代轉型的過程中,改變的不僅是整車製造商,所有相關產業都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哪些賽道商業化落地近在眼前?中國車企面向全球市場如何克服地緣與文化帶來的挑戰?站在行業上半場與下半場的交界處,這些企業對過去作何感想,對未來有何判斷?
2024年1月10日,新一屆異想大會將於北京舉行。《財經天下》周刊聯合市界、市界研究院以「韌性 穿越奇點時刻」為主題,邀請到各行業知名經濟學者以及政商領域專家出席分享感悟,議話遠方。
當然,本屆異想大會還有諸多沉浸式、互動式的驚喜等待大家一起揭曉。並且,我們也邀請了國內互聯網、雲計算、消費電子、智能出行等各行業頭部企業的掌舵人,聊聊他們計劃如何在變動中韌性成長、如何跳出同質化競爭、如何在投入與路線中做取捨。
世事茫茫,山川歷歷,我們邀您一起共赴這場商業前沿話題之約。
關注市界公眾號及官網專題,社交媒體搜索【異想大會】,隨時獲取大會最新動態。
作者 | 劉冬雪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