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可以說是國內智駕飛速發展的一年,高速NOA標配,城市NOA不斷落地,各大品牌各大車型都唯恐在智駕上落後於友商,高精地圖方案、BEV動態靜態網路方案、激光雷達方案……各種智駕方案與演算法模型百花齊放。
自2023年起,國內開始跟上演算法的迭代,引進以視覺為核心的BEV(Bird's Eye View,俯視圖)感知技術。該技術依賴於多個視角的圖像序列,演算法需將這些不同的透視圖轉換成BEV特徵,以實現例如輸出物體的3D檢測框或在俯視圖下的語義分割等功能。
在今年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即便台下觀眾的熱情難以抵擋,但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余承東,只說了三次,那句已經成為流行語的口號——「遙遙領先」。
在新款問界M7上,華為通過升級後的 GOD2.0 網路,提升了融合感知的智能程度,從而讓智駕更有效率。在傳統的感知模型下,南方夏季道路上方的綠化枝芽,可能會被判斷為交通參與者,從而讓汽車執行減速的操作。而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系統可以識別更豐富的語義,判斷車輛周圍的物體是否需要減速、避讓或超越。
並且,現在小鵬和華為都確立了「數據驅動」路線,也就是通過海量數據哺育大模型,而加速演算法模型成熟的同時,逐步擺脫對人工的依賴,掌握自動標註、訓練、模擬、及驗證的能力,讓智能駕駛不僅能「自學成才」,還能「越學越精」,實現高效自循環的數據閉環。
小鵬已經較熟練地掌握了高速、快速、城市路況下的自動變道、加減速、左右轉等動作,甚至在部分未開圖城市中,也在沒有道路先驗信息的情況下,完成了測試。
「2023年國內智駕騰飛?華為和小鵬走在前列」相關視頻
-
24:27
-
10:17
-
11:30
-
10:04
-
28:51
-
33:49
-
9:17
-
19:24
-
12:08
-
4:05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