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培養人才?9月5日,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職業教育校長論壇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職業院校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共話職業教育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路徑。現場,嘉賓們有哪些觀點?
劉宴兵:
立足地域經濟產業發展探索全境域產教融合模式
當前,重慶作為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汽車生產基地,繪就了 「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的藍圖。
「職業教育作為社會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全面積極適應數字經濟變革的需求,不斷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說道。
他表示,在職業教育領域,重慶將以專業化、市場化和數字化為方向,立足重慶地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用好數字化資源,聚焦現代製造業產業集群,探索全境域產教融合模式,全力開啟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適應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陳曉明:
產教融合注重產業發展和人才發展雙驅動
現場的主旨發言環節中,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主任陳曉明以《數字經濟視域中的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培養》為題,著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體系要素、數字經濟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特徵、高質量發展的產教科融合創新建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行業服務策略等4個方面。
他提出,要打造機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注重產業發展和人才發展雙驅動。
徐念峰: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助力汽車專業轉型升級
現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長徐念峰作《汽車產業「新四化」趨勢下的產教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主題發言,從「新四化」趨勢與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新汽車」人才需求預測與院校供給力、「新模式」人才培養工作創新與實踐3個方面,提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需求結構呈現出綜合性與多樣性的特徵。
「滿足『新汽車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將成為衡量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徐念峰提到,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助力汽車專業的轉型與升級,聚焦「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助力汽車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可緊跟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建設新汽車專業體系,強化產業需求導向,完成汽車專業升級,聚焦教師能力提升,助力汽車專業內涵建設,強化產教深度融合,構建「行企校社」聯合體。
郭天平:
推動完善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郭天平在發言中說道,新能源產業作為新時代的領軍者,推動完善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四個方面的深度融合將是首要任務。
在他看來,加速提升產業生態,聚焦產業發展,突出全域聯動和賦能產業,以高精度、高準確性的產業合作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將是其中的關鍵舉措。
落地到學校方面,他提到,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專業作為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院校的重點專業群建設專業,將持續為新能源產業發展作貢獻。
上游新聞記者 譚旭 主辦方供圖
編輯:楊虹
責編:蔣艷 周尚斗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