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增程式的這個致命缺點,到今天都沒有人說?

文:芝士駕道 原創:寧城

類別:行業雜談

現在國內的汽車市場是新能源的天下,新能源是個比較籠統的辭彙,純電車型叫新能源,插電式混動車型也叫混動車型也叫新能源。以前新能源還沒有像現在這麼普及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新能源就是普通的插混和純電。

但沒想到半路冒出來個增程式,也叫新能源,而且越賣越火。自從這個動力形式被理想汽車帶火之後,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用增程式動力,插混都不搞了。那麼現在這麼火爆的增程式動力,真的就沒有任何缺點嗎?

缺點肯定是有的,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是全方位滿分,純電車型有純電車型的優勢劣和勢,燃油車有它的優勢和劣勢,自然這種增程式車型也有它的優勢和劣勢。其實增程式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動力組合,說白了就是一個發動機,當做發電機使用,再加一個電池而已,這種動形式早在其他領域就已經應用了,只不過在汽車領域沒有被廣泛使用而已。

但是近兩年,理想汽車帶火了這種增程式。增程式動力都是由一個發電機,一塊電池組,外加電機組成。發電機其實就是燃油發動機,這個發動機並不直接驅動車輪,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來發電,發過的電經過電池組傳給電機,由電機驅動。

這種驅動形式的優點就是它本身就有一個不小的電池包,在滿電的情況下,你就擁有著不小的續航,可以滿足日常的通勤,不需要燒油,的確很節省使用成本。雖然高速上需要燒油發電,但只要你的油箱里有油,車就可以一直跑,解決了純電動車型續航不足的問題。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增程式車型,很多人發現這種增程式車型雖然在市區行駛能耗很低,但是高速上的電耗和油耗一點都不低,油耗甚至能達到10個油,比燃油車還高。這就是增程式的一個缺點,高速區間的能耗很高。

想要解釋高速能耗高的原因也很簡單,增程式雖說有發動機,但說到底它還是靠電機驅動,這個時候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純電車型。而純電車型就是市區行駛能耗很低,而高速行駛掉電很快。這就是增程式動力為什麼高速電耗很高的原因。

增程式車型基本上都有強制保電策略,比如說你電池包里電量還剩30%或者20%的時候,就會強制啟動發動機進行發電。這個時候你的電量輸出是來源於發動機的供給,而高速你的電量輸出又很快,發動機發電的量想要趕上你輸出的電量,它就必須加大功率滿負荷運行,所以高速情況下,油耗才會這麼高。

其實相比之下,增程式車型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點,就是不適合跑山路,尤其是長距離上坡的山路。山路的坡度越陡,車爬起來就越費勁,你需要更強的動力,甚至動力輸出比高速還要強,才能連續爬坡。

而這個時候,你的電量輸出已經完全超過了發動機滿負荷發電的電量,換句話說就是發動機滿負荷運行時的充電速度已經跟不上你用電的速度了。如果你的車是滿電去跑山路的話,確實能跑很長的距離。但如果你的電池只有30%,甚至20%的電量,這個時候去跑上坡的山路是完全不行的。

由於增程式車型只能用電機驅動,所以如果你的電池包沒有一點電了,那你這個車就趴窩了,跑不動了。正常來說,即使是高速的路況,你發動機滿負荷運行,長時間下來也會給電池包多多少少充一點續航,比如純電續航多10公里或者20公里。但你跑連續的上坡路段,電量只會越用越少。因為這個時候入不敷出,即使發動機滿負荷運行,你20%的電量,跑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會變成10%,繼續跑下去,車輛只能趴窩。

這就跟手機充電的原理是一樣的,如果你手機現在只有50%的電量,你插上充電器,邊刷新聞邊充電,可能10分鐘之後電量就變成60%了,這個就相當於增程式車型的市區原理。同樣是50%的電量,你插上充電器,邊看高清視頻邊充電,10分鐘之後你的手機電量可能只會到55%,這個就相當於增程式車型的高速原理。50%的電量,你插上充電器,邊打大型遊戲邊充電,10分鐘之後,可能你的電量只有40%,邊打邊掉,就是因為你遊戲的能耗太高了,充電的速度趕不上你耗電的速度,這就是增程式車型跑山路的原理。

所以說,即使是當下爆火的增程式動力,也是有比較大的缺點。只是很多人所在的地區沒有山路,或者平時碰到99%的路況都不會遇到山路,在這種情況下,增程式動力的確是相對來說的最優解。對於增程式動力,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