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銷量出爐,各家新能源車企陸續交卷。不出意料,比亞迪又是第一,當月銷量超21萬輛,勢頭很足。
即使在五一假期,「交卷」這件事,也沒有休息。成績好的,早早就報喜了;成績差的,也得硬著頭皮「想話術」了。
整體來看,多數新能源車企銷量環比、同比均有增加,但也有情況不那麼樂觀的,像蔚來、小鵬的銷量和排名都有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到底發生了什麼?
曾經,「蔚小理」是捆綁在一起的。
你細細觀察,不論哪個行業,都喜歡「湊對」,要麼兩兩皇城pk,要麼top 3一組,或者四小龍出道。
「蔚小理」一直捆綁出鏡,除了創始人之間保持緊密互動外,彼此的處境也頗為相似。只是,從今年開始,三家企業的未來走勢,似乎出現了新的岔路。
4月交付量數據:理想賣出了25681輛,這已是理想連續2個月交付量超2萬輛,而且,4月交付量創造了歷史新高。
對比之下,蔚來、小鵬有些黯然。4月,蔚來交付了6658輛,不僅失守萬輛大關,在排名上也大幅滑落;小鵬交付了7079輛,眼看著昔日的競爭對手往前奔,不知心裡何想。
到底發生了什麼?
理想的增程路線,被驗證是成功的。「冰箱彩電大沙發」,雖是調侃,但用起來真香。
蔚來目前的困境有這麼幾條:1、追求服務,大力鋪設換電站,用戶很開心,但成本太高了,這些「誘人之術」,並沒有幫助蔚來突破銷量瓶頸;2、新推出的nt 2.0平台產品,也沒有實現增量,而僅對老產品置換補量,至於更低價位的阿爾卑斯和螢火蟲車型,遲遲不上市。
如果一家公司遲遲不盈利,還在狂燒錢,資本市場也會猶豫,這一套商業模式究竟是否奏效?
小鵬同樣輸在產品節奏上。g9生不逢時,除了上市價格烏龍外,同價位競品湧現,分流了不少潛客;p7i訂單尚可,終究還需要「老將新生」來主持局面;g6背後的技術比較先進,目前就看價格和交付能力了,這張牌仍能期待一下。
很有意思,4月交付量中,哪吒、零跑表現還可以。
具體看,哪吒4月交付了11080輛,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10%;零跑4月交付了8726輛,同比下滑4%,環比增長41%。
老一批「新勢力們」正在分層,哪吒維持住了「破萬」之勢,零跑也在往上走,韌性不錯。
可以注意2組數據:1、哪吒4月交付量中,哪吒s交付了2237輛;2、零跑4月交付量中,c系列(包括零跑c11和c01),佔比超83%,大概是7000多輛。
15萬以上的市場,哪吒、零跑有慢慢滲透之勢了。
這暗喻了市場的另一個趨勢,電動車被認知、被接納,正在從30萬以上的市場,偏移到20萬以下的市場,是時候在購車預算更主流的市場「油電對決」了。
老一批「新勢力們」有喜有憂,但他們開闢的陣地,正在迎來新的「接盤俠」,而且各個身手不凡,背景深厚。目前看,銷量漲勢也不錯。
極氪4月交付了8101輛,同比增長279%,環比增長22%。同比不作過多解讀了,去年是整體市場的特殊情況,環比正增長,且連續3個月環比正增長,趨勢向好。
下一張牌,是極氪x。作為走精品路線的緊湊型suv,並非主流選擇,那就看這種切入的方式,會不會柳暗花明吧?
這次,極氪還講了幾個事:累計交付超10萬輛了;極氪001平均訂單金額33.6萬元;極氪009平均訂單金額52.7萬元。
潛台詞就是,拋開銷量不談,品牌高度是有的;再談銷量也行,累計都破10萬了,別怕「跑路」。
嵐圖4月交付了3339輛,同比增長210%,環比增長10%。
這個成績,對於缺乏爆款車的嵐圖來說,其實還可以。
往後看,嵐圖追光已經上市,售價32.29-43.29萬元,作為一款大中型電動轎車,切入的是傳統豪華品牌的中型車市場,以此形成差異化,能不能成為真正的爆款車,拭目以待了。
深藍汽車已獨立運營,作為長安系的「車二代」,4月交付了7756輛,累計交付突破5萬輛。
回頭看,自主汽車集團們,推出「車二代」品牌,在電動車滲透率攀升的大趨勢下,還是可以「跑馬圈地」的。他們很像老一批「新勢力們」的第一階段,車型的牌還沒出完,可期待的上升空間也就很大。
目前,深藍的成績,是由sl03這一款車達成的。之後,深藍s7也會上市,作為一款suv,或許可以拿下更大的市場。
同樣的規律,對上汽智己而言,同樣適用。
作為一季度剛上市的新車,4月智己ls7交付了1930輛,產品性價比高,對銷量的拉動作用還是立竿見影的。
後續,智己還會打出更多的車型牌。
為什麼用了「情緒穩定」這個詞呢?因為焦慮的情緒沒有那麼嚴重了。一方面,是行情好轉,押注新能源,總比固守燃油車更有希望;另一方面,是認清事實,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車二代」也需要慢慢來。
新能源市場往後演變,必然會經歷好幾輪淘汰賽。諸如,威馬、恆大已經各自遭遇了困境。
單就每月「交卷」這件事,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堅持「報喜」的。銷量實在拿不出手的,慢慢的,也就選擇不說了。
造車,是個長期主義。比拼的是,誰會笑到最後。
到截稿止,問界並沒有公布自己的4月銷量,從一些周度銷量看,可能整月不足5千輛。
但也有看似邊緣,但又表現不錯的。像smart,4月交付了4390輛,累計交付已經超過2.6萬輛,之後還有更大尺寸的精靈3上市;合創汽車4月交付了4193輛,環比增長也超過35%,千萬不要小覷這家公司了。
漲漲跌跌,有人進,有人退。
新能源市場的「亂戰」會一直持續下去,但大趨勢不變,還會有更多的力量加入電動車之爭。
堅持長期主義,雲開終究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