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價格倒掛這件事兒很少發生,只有在市場蕭條、冷寂的時候才會偶爾出現倒掛情況,經銷商為了去庫存割肉賣車,二手車商死挺價格不願讓步,出現二手車價格甚至比新車更高的怪誕情況。
前兩天,天津港釋放了一批2019年上牌的大庫存國5普拉多,標價68萬被「哄搶一空」,算是創下了炒作成功的新高度。
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乘用車市場今年整體表現慘淡,不僅僅傳統車市銷量受到擠壓,二手車市場同樣慘淡無比。對於普通人來說,新車市場的蕭條其實我們無法感知,二手車市場的冰冷倒是實實在在刺骨。
二手車流通性變差,在個體戶資金能源弱、抗風險能力差、散戶較多的情況下被放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今年下半年,大量車商選擇規避風險式收車。
一部分還願意收車的車商,提前壓低車輛價格,二手車殘值出現崩盤的情況,開一年賠三年的問題出現,今年保值率崩塌,另一部分不願意收車的車商選擇勸說「寄賣」,這是一種0風險運營方式。
以年中為節點,上半年的二手車市場行情表現正常,車商正常收車,正常銷售,能夠賺取一定利潤。
但前提是,去年新車價格普漲,雷克薩斯、保時捷、BBA等豪華品牌價格一路高漲,整體缺芯的情況讓整個乘用車市場被頂到一個較高的價格。
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車商的收購價整體不低。
比如說保時捷911,2013年左右上牌的車輛,今年上半年收購價在60萬左右,但下半年市場的崩盤讓911價格迅速滑落到50萬左右,本身就屬於小眾、滯銷、慢銷車型,車商高價收購車型攢了半年尚未銷售,直接虧損10萬。
或者捂著不賣,或者坐等有緣人,讓整體下半年經營事態緊張,所以下半年車商選擇保守運營,超低價收車。
和二手車商不一樣的是,經銷商和車企更像是上游食物鏈選手,一方面資金儲備充足,可以承受得了割肉之痛。
比如說本地,大客戶、包牌、小幅度庫存、非主流顏色低配奧迪A6L價格已經做到33萬左右,而一些還不願割肉的二手車商,今年年初的二手車還開出了35萬的價格。
這說明大部分二手車商已經被逼到了牆角,抽身不是,不抽身更不是。
高端車的整體消費環境變差,是讓經銷商、二手車商陷入到被動的根本原因,20萬以上車型都是生活必需品,尤其是BBA這種豪華車型,買漲不買跌的態度總會帶給人們無限的危機感。更何況,年關是二手車的一大關,年關之後是二手車的蕭條、凄冷周期,價格還會繼續下調。
買新不買舊是所有人都會做出的選擇,國內乘用車市場迭代周期已經縮短到三年,一部分企業將車型的改款定為兩年甚至一年,庫存半年無法銷售的車輛都有巨大的風險,而這必然會加快貶值的速度。
這也意味著,今年上半年高價收購車輛的二手車商,將會在年關之後迎來更重的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