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鵬汽車先後公布了在第三季度的財報以及11月份的銷量成績。從數據上來看,小鵬汽車在營收上實現了同比大增,但在凈利潤上卻同比擴大49%,而11月份小鵬汽車銷量僅為5811輛,同比暴跌62.8%,銷量下滑幅度正逐月擴大。
有趣的是,自進入到下半年以後,小鵬汽車最後一次單月銷量破1萬輛還是在7月份,截止到11月份已經連續四個月銷量未能破萬輛,即便是在「金九銀十」期間,小鵬汽車的銷量仍是處於下滑狀態,這也讓小鵬汽車在下半年直接掉出新勢力第一梯隊,單車虧損更是進一步加大。
單車虧損再加大,每賣一輛車凈虧8萬元
根據小鵬汽車公布的財報顯示,在第三季度小鵬汽車凈虧損為23.8億元,相比第二季度環比收窄12%。其毛利率為13.5%,環比提升2.6個百分點,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至此,小鵬汽車今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已經超過了67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89.54%,是頭部新勢力品牌中虧損最嚴重的一個。
從表面上看,相比第二季度,小鵬汽車在第三季度無論是虧損還是毛利率都有明顯改觀,但在單車利潤率上,小鵬汽車則有著加大的風險。
在第一季度,小鵬汽車每賣一輛車虧損4.9萬元,第二季度每賣一輛車虧損6.39萬元。在第三季度,結合小鵬汽車第三季度29570輛的交付量來看,小鵬汽車在第三季度每賣一輛車虧損就達到了8萬元,而特斯拉每賣一輛車的凈利潤都才7萬元左右,小鵬汽車虧得比特斯拉賺得都多。
雪上加霜的是,小鵬汽車的虧損在第四季也將延續下去。
對於四季度的預期,小鵬汽車預計交付量或將同比腰斬,收入將同比降四成。具體而言,小鵬汽車預計四季度交付量為2萬輛至2.1萬輛,同比減少49.7%至52.1%,預計四季度總收入為48億元至51億元,同比減少40.4%至43.9%。
燒資本的錢,割市場的韭菜
不僅僅是小鵬汽車,縱觀市面上的所有造車新勢力,幾乎沒有一家品牌實現盈利,其區別就在於虧多虧少的問題。實際上,從造車新勢力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從未實現過盈利,即便是特斯拉,也是在近兩年才開始賺錢,前面的十多年都是處於不斷虧損的狀態。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造車虧損這麼多,為何這些新勢力品牌對造車還樂此不疲呢?難道是為愛發電?其實並非如此,說直白點就是,造車新勢力都是「燒資本的錢,割市場的韭菜」。
儘管是在持續虧損,但這些新勢力品牌虧的都不是創始人自己的錢,也不是員工的錢(威馬汽車除外),虧的只是資本的錢罷了。新勢力品牌的資金來源,主要就是通過融資。資本市場當然也不都是傻子,投資人則看重的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巨大利潤。
雖然新能源汽車前期投入大、風險高,可一旦進入穩定期,利潤卻十分可觀。就拿特斯拉來說,特斯拉在市場的毛利率通常都在25%以上,去年甚至還一度超過了30%,如此高的毛利率是傳統汽車市場遠不能達到的。就拿豐田來說,豐田要賣7輛車賺的錢才抵得上特斯拉賣一輛車所賺的錢,對資本市場來說,無疑有著很大誘惑。
另外,所有人都知道,新能源汽車未來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完全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問題。搶先一步站穩新能源汽車市場,就意味著佔領了汽車市場整條產業鏈,背後的利潤相當可觀。
寫在最後:
儘管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功。從2015年到現在,破產的造車新勢力比比皆是,如果虧損持續加大,並不排除被資本拋棄的可能,即便是小鵬汽車也是如此。2019年蔚來李斌被譽為最失意的人,而在2022年,何小鵬或也將步李斌後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