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價後,比亞迪竟然宣布漲價,這波操作的背後是底氣十足

頭一段時間,特斯拉宣布降價,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包括福特、問界、小鵬以及賓士等汽車品牌迫於無奈,也被迫跟著降價。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比亞迪卻一反常態,不僅沒有降價,反而宣布漲價,這波操作讓很多人看不懂了。

日前,比亞迪宣布,根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系列政策及規劃,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將於2022年12月31日終止,在此之後上牌的車輛國家將不再給予補貼,現有補貼額度:插電混合動力車4800元/台、純電動車12600元/台。

同時,下半年以來,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受以上兩個主要因素影響,比亞迪汽車將對王朝、海洋及騰勢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6000元不等,具體車型的調價通知將另行發布。

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簽約的客戶不受此次調價影響。

首先通過公告,其實也可以看出端倪,新能源汽車的成本與供應鏈的關係非常緊密,尤其是電池原料方面,價格大幅變動的情況時有發生。

根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10月末電池級碳酸鋰漲2000元/噸,日均報價55.45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2000元/噸,日均報價54.10萬元/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此外,硫酸鎳價格受需求端高增長推動也呈現持續上行的態勢,有分析認為,年底之前硫酸鎳價格還將繼續上漲。

並且此次漲價,已是比亞迪在今年的第三次調價。

早在1月,比亞迪就對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到了3月,比亞迪再次調價,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當然了,兩次漲價均與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有關。

其次,明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就沒有了,相對應的,價格也再上漲。

如果再算上指導價的調整,以比亞迪純電車為例,之前可以享受1.26萬元補貼,而明年購車,沒有這個補貼不說,指導價最多將上調6000元,里外里一算,將多花1.86萬元。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想要購買比亞迪的用戶,勢必會提前下訂單,爭取到最後的這波福利,避免多花錢。

其實汽車行業普遍存在年底衝量的現象,例如10月特斯拉宣布,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在售Model 3Model Y全系車型降價,降價幅度為1.4萬-3.7萬元,此後訂單暴增。

而比亞迪或許也需要在訂單量方面保持一定的增長,雖然此前王傳福曾表示,比亞迪在手訂單超50萬輛,且積壓的訂單數量逐月增加,訂單看上去不缺,但也存在因為交付周期過長,有用戶跑單的情況。

那麼此次比亞迪提前一個多月宣布明年漲價,勢必會在年底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進一步積累訂單,不僅可以增加2022年的訂單量,還能有效抵消明年漲價後應對銷量的影響。

當然,不得不說,比亞迪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這樣做。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1.78萬輛,同比增長168.9%,上年同期8.10萬輛。而今年1-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40.29萬輛,同比增加158.52%。 ​這樣的成績,是眾多車企無法觸及的高度,也足以見得用戶對比亞迪的信任和認可。

另外根據統計,除了比亞迪和廣汽埃安,目前其他新能源車企的KPI完成度僅有65%。例如造車新勢力中的「蔚小理」,在去年實現近10萬輛的銷量目標後,今年分別定下15萬輛、25萬輛和20萬輛的銷量目標。然而,今年前10個月,蔚來、小鵬、理想的銷量分別為9.3萬輛、10.4萬輛和9.7萬輛,距離年銷目標仍有很大的差距,而時間只有一個多月了,怕是很難完成相應的目標。這麼一對比,真是有點冰火兩重天的意思了。

那麼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的終止,可以預見,明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到時候就需要各家車企想方設法的大展拳腳了,拿出真本事和看家本領,或許才能繼續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到時候會是一番什麼景象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參與討論。記得關注我,我是老萬,謝謝大家,明天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