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天逸BEYOND,當一款法系車開始「卷」

作為新車標啟用前推出的中期改款車型,天逸BEYOND真的有必要這麼「卷」么?

前不久,東風雪鐵龍在寰球隆萃城市輕奢營地,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愛與自由,海闊天空」的天逸BEYOND北京站試駕活動。巧合的是,就在廠商工作人員向人們介紹著設計師是如何巧妙的將「雙人字」車標與前格柵融為一體時,雪鐵龍對全世界發布了全新品牌標識。

那麼,作為一款全新品牌標識啟用前夕推出的中期改款車型,同時又是東風雪鐵龍成立30周年的核心產品之一,天逸BEYOND憑什麼能和合資市場上的大熱車型凡爾賽C5 X成為「黃金搭檔」?錯過了全新標識的TA,「卷」到點上了么?

如果說2021年東風雪鐵龍憑藉全新推出的凡爾賽C5 X吹響了品牌復興的號角,那麼,2022年作為公司成立30周年,年初發布的天逸BEYOND從命名角度與前者相比更進一步,直接捨棄了中期改款前字母+數字的命名格式,雖然吸睛程度比不上當初的「凡爾賽」,不過更能看出東風雪鐵龍的全新探索與嘗試。

據官方介紹,天逸BEYOND重點在設計、科技、舒適與駕控四個維度進化升級。受篇幅所限,由於設計與舒適有著既直觀又主觀的特點,筆者在此重點介紹的是科技與駕控兩個維度的提升。

在科技部分,天逸BEYOND的重頭戲是車機性能與屏顯效果共同帶來的交互體驗。天逸BEYOND搭載聯發科技12納米工藝製程的MT8666晶元,10英寸中控觸屏解析度為1920x720,刷新率為60Hz。雖然晶元規格和屏幕尺寸不算最大,但是更高的刷新率同時也能為用戶帶來合資品牌同級最為流暢的車機體驗。

這套硬體基礎支撐的是C-CONNECT 3.0 BEYOND 智能網聯繫統,與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日系、德系合資品牌同級車型相比,簡單來說在智能化交互體驗、手機互聯、OTA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獨領風騷。

駕控方面,搭載1.6T發動機版本的天逸BEYOND就已經在合資品牌同級產品中能爆發出第一梯隊的扭矩了,筆者現場試駕的1.8T版本峰值扭矩更是達到了300N·m。更值得一提的是,1.6T版本的渦輪在發動機轉速僅為1750即可介入,配合8AT變速器,能明顯感受到起步初段加速時更為順暢的表現。

另一項與當前主流合資品牌同級車型相比有著明顯優勢的,是燃油版天逸BEYOND標配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能夠根據路況自適應調整減震器的阻尼大小,以此滿足不同路況下的舒適性需求。

由於試駕活動選址在一處京郊露營地,所以試駕過程途徑園區內狹窄的急彎、村莊非鋪裝道路,以及平時最常見的城市鋪裝路面,這讓天逸BEYOND懸掛系統的上述特性展現的淋漓盡致,給體驗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那麼,這一次天逸BEYOND「卷」到點上了么?

考慮到試駕活動往往安排的都是頂配型號,進入東風雪鐵龍官網的天逸BEYOND配置頁面可以發現,雖說天逸BEYOND當初上市時售價區間覆蓋到15.27萬元-23.17萬元,其實這裡面包括了一款PHEV版本,而在兩款燃油版型號當中,售價16.97萬元的頂配型號更多是動力系統上的核心區別,至於其他絕大多數的配置,本就配置不低的入門版型號還可以靈活選裝。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動力、各項配置都更適合的組合。

簡單來說,天逸BEYOND不僅本身有著多項讓人心動的升級,還能為用戶帶來更為個性化的配置組合,綜合這兩個維度,可以說天逸BEYOND這一次「卷」到點上了。

試駕活動當天,雪鐵龍官宣了全新的品牌標識,表面上看的確彷彿回歸到了100多年前的版本,同時字標的字體也變得更現代了,但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雪鐵龍還同步發布了全新的企業品牌形象方案和全新品牌口號「Nothing Moves Us Like Citroën」,再結合9月29日發布的搭載新車標的概念車OLI(all-ë),都無不透著一種憑藉百年造車積澱,開創全新品牌征程的信念。

雖然沒「趕上」全新車標,但天逸BEYOND更像是東風雪鐵龍在「而立之年」,超越自我、重回市場巔峰地位的信念與決心;對於雪鐵龍來說,天逸BEYOND這款使用「舊車標」的最後一批產品,也勢必將成為其上百年的造車歷史中,承上啟下的關鍵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