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川渝高溫乾旱問題導致了部分地區的供電極度不穩,而為了讓道民生用電,不少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迫關停。於是,這也讓「當下買電車到底合不合適」這一話題,變得再度敏感起來。
確實,在平日里,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充電設施配套齊全,且很少涉及長途出行,那電車帶來的體驗感還是不錯的。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包括用車體驗真香的電車,也是如此。所以,與其糾結該買電車還是油車,不如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主要用車場景有哪些?是否在意售後、保值率?如果是前兩個問題,倒是好解決,對於這後半個問題,也就是保值率,當前的電車就有些尷尬了。拿走量的10萬級車型來說,電車領域的比亞迪海豚很有代表性,但到了換車的時候就比較惱火了。
據某平台數據顯示,海豚在「3年保值率」這一階梯中已跌破了6成;在第五年,其保值率就只剩44.8%。假設咱們把賣車時的折價均攤在用車成本上,是不是神奇地發現,在一個完整的用車周期里,電車的用車成本不見得會比油車低,而且行駛里程越少,相比油車虧得越多。
相反,作為海豚最直接的油車競品,也就是本田飛度,對於注重保值率的用戶來說,無疑是更加令人討喜的。首先,飛度的產品可靠性相信不用小編過多闡述,畢竟實打實的口碑擺在那,最近J.D Power發布了2022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飛度在2021年的基礎上蟬聯了2022緊湊型高端轎車細分市場第一。
其次,得益於本田在發動機技術層面的造詣,動力與海豚持平,實測飛度6.3L/100km的綜合油耗也不高;同時它在勝任節假日的長途出行這方面,也能讓用戶無續航焦慮。
以指導價相近的海豚與飛度為例,前者是入門最低配車型,理論純電續航只有301公里,而飛度則是最高配或者是次頂配車型,真實續航超過600公里,最關鍵是補能更方便,長途與城市出行均可勝任。同時這個價位的海豚配置表現也不及飛度,諸如前後排頭部氣囊、L2級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就是飛度的獨享配置。
然後,在保值率方面,飛度第3年保值率75.01%、第5年保值率60.02%的可觀數據,可是表現得比海豚香不少,大家在賣車時也不會覺得肉疼。所以,當兩款車在同等車況/同等公里數的情況下,論用車無憂和「賣車回血」,顯然飛度表現更好。
最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海豚與飛度雖然是同級兩廂車,但可能因為電車的造車技術遠不及油車成熟,導致它的車價普遍高於油車,海豚之于飛度也是這樣。海豚指導價為10.28-13.08萬,而飛度為8.18-10.88萬,同時絕大部分地區的飛度還有更高的終端降幅,加之目前油車支持購置稅減半,讓飛度的最終落地價仍然低于海豚不少。
編輯點評:
儘管電車如今的銷量佔比正逐年提升,但小編想說的是,大家還是需要保持「人間清醒」。像今天咱們提到的海豚、飛度這兩款車,如果您家裡是屬於有一台油車再增購的情況,那海豚和飛度隨意選就可以了。相反,若咱們是用車剛需一族,那我認為,能給到您整個用車周期更多安全感,也具備更高購買價值的飛度,無疑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