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跑SSR密碼|熊掌與魚兼得,1.9s的性能哲學

在超跑的世界裡,性能永遠是第一位的。但為什麼汽車發明至今,依然只有少數量產超跑可以實現3秒以內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呢?是什麼讓世界超跑止步不前?

百公里加速進入3秒內,每一個「0.1」秒的突破都是對動力輸出的JIZHI挑戰。

世界汽車工業百年,只誕生了為數不多的超跑品牌,沒有性能車的文化土壤,沒有世界前沿的供應鏈體系,夢想能只歸於夢想。

在Hyper SSR看來,技術基礎和時代因素決定了產品的下限,思維才決定性能的上限。在Hyper SSR突破1.9s百公里加速世界難題的過程背後,就浸潤著「熊掌與魚兼得」的性能哲學。 

 

影響車輛加速度的條件很多,很容易顧此失彼。

例如,同等條件下,加速度與動力總成提供的推力成正相關。而在有摩擦力的地面上進行動態加速,加速度又與摩擦力係數成正相關。與此同時,空氣阻力、車身穩定性,甚至是駕駛員的駕駛水平,都會對加速的結果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Hyper SSR的「熊掌與魚兼得」的性能哲學,並非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綱舉目張之後的統籌兼顧。

「熊掌」是動力總成最終落到地面產生的推動力,「魚」是影響性能發揮的空氣阻力等次要條件。在做完關鍵技術攻關之後,成功吃到「熊掌」,還不忘把「魚」給包圓了,才是Hyper SSR能夠稱霸量產超跑加速榜單的底氣所在。

 

吃熊掌

要綱舉目張

向高地集火

電氣化時代,造一輛1.9s超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以往我們對傳統超跑的認知是,想要獲取更強大的初始推動力,就去增加氣缸數、壓榨發動機,最多輔之以傳動、底盤等調校。而在降服電動動力總成的時候,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增加電機的個數,晶元、質量、布局、電控單元無一不需要協調、調度,遠比想像中更加複雜。

Hyper SSR的工程師決定聚焦核心訴求,既然要做1.9sJIZHI加速,就讓一切其他配件為那一瞬間的動力噴涌而服務。所以,從一塊電驅的晶元,到一整套電控系統,全部為12000N·m的輪上峰值扭矩而生。

 

Hyper SSR全球首款兩擋四合一高性能電機是峰值扭矩的落腳點。

工程師研發這台電機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目標——用更小的體積和質量製造出一台能夠媲美兩台、甚至三台電機的自研電驅。

所以,當這套電驅方案中,超高電壓的切換對電驅系統的耐壓能力和穩定性提出「異想天開」的要求的時候,工程師一致決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彼時汽車行業的晶元普遍只能應對450-500V的電壓,工程師就從高鐵技術中尋求突破,開發出了規格遠超行業的900V碳化硅晶元,並採用全銀燒結工藝Hyper SSR的成品晶元較普通晶元體積縮小30%,電流提升25%,雜散電感降低40%,工作頻率提高2.5倍,功耗降低80%。這就保證了大功率輸出的穩定性,而且在應用層面上實現同封裝兼容,不同功率不同電壓均可自如使用。

但這僅僅是12000N·m輪上峰值扭矩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同等條件下,質量越大、加速度越小。有了優質材料和元器件設計的支撐,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電驅系統的布置並實現整車質量的降低,再一次攔路在前。經過數以萬計反覆的設計和不斷優化,工程師們成功研發出扁線Hairpin技術,這種獨特的布線方式使得系統空間體積減小15%,重量降低20%

空間布局的問題解決了,如何將電壓在電光火石之間提升數倍,以保證電池能量能夠迅速傳達到驅動電機上呢?

工程師「又雙叒叕「對電控系統的操作邏輯發起挑戰。

最終,Hyper SSR工程師全棧自研的Edrive 3.0智控系統,內嵌性能優越的控制演算法,包括高精度扭矩控制演算法、高精度扭矩/電流計算、高精度結溫/水溫計算、寬電壓過調製技術、軟解碼和無位置控制技術。使得程序的指令模塊化設計使得執行效率大大提高,顯著減少了邏輯冗餘與和時間冗餘。

 

軟硬體天衣無縫的配合,共同造就了史無QIANLI的推動力。從電池輸出,到電控、電機、差減後輸出到半軸的這幾個環節,電驅總成的ZUIGAO效率達到94.5%。兩擋四合一高性能電機配合其他電機,全力推進時可釋放出12000N·m的輪上峰值轉矩,讓Hyper SSR在踩下電門的瞬間就擁有火箭起飛的推背感

世界DINGJI超跑的性能突破,對於每一個埃安工程師來說,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但正是這種有重心、有決心的技術群集中突破,才讓打破量產超跑加速極限的強悍性能成為可能。

網魚群

要統籌兼顧

一個都不少

當動力總成傲視群雄的扭矩成為現實的時候,Hyper SSR的性能研發之路正式進入「百花齊放」階段。不管是能夠直接影響動態加速度的輪胎、空氣動力學設計,還是間接影響極速狀態下操控性能的制動技術、車身剛性技術,都逐一成為Hyper SSR「網兜里的魚」。

 

輪胎的摩擦力越大,在動態加速階段對性能的貢獻越大。許多超跑品牌之所以難以實現3s內的百公里加速突破,有一部分原因就歸結於汽車工業輪胎技術的桎梏。

地上跑的輪胎找不到,就找天上飛的。

Hyper SSR的工程師找到了國產大飛機C919輪胎的研發團隊,採用低生熱配方、低膨脹率設計等航空輪胎核心技術,終於研發出了摩擦力係數遠超同級的高性能輪胎,讓車輛的動態加速效度達到了標定的要求

當百公里加速進入3秒區間以後,風阻成為了繼摩擦力係數之後的第二個「攔路虎」。

為此,Hyper SSR的車身設計工程師,從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隼的空氣動力學模型中尋求突破靈感,研究出一種美學與空氣動力學相結合的「噬風」設計思維。

前臉的進氣格柵與進氣函道相連,將車前的氣流引入機艙,並從前風擋下方的導流口流出,結合車側採用的游隼氣流航道,能夠有效梳理前方與側方的空氣亂流

與此同時,位於傳統車輛霧燈區域的進氣函道與車門底部的輪腔氣流通道結合,顯著改善了輪包內的亂流,達到降低空氣風阻的作用

此外,主動升降的尾翼,升起時可以有效提高下壓力,提高行駛穩定性,收起時也能降低風阻。

為了讓性能完成蛻變之後易於控制,Hyper SSR還攜手DINGJI供應商,為1.9sDINGJI性能提供穩固的結構基礎,進一步解決了制動、安全性等問題。航天級長纖維碳陶盤,解決國外短纖維碳陶盤異物撞擊後易崩裂、冷態制動效能不佳等問題,制動效能穩如磐石。100%碳纖維外覆蓋,采重量不到鋼材的1/4、強度比鋼材強6~8倍的碳纖維,為車身安全更添一層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Hyper SSR,大到一台兩擋四合一高性能電機,小到一塊長纖維碳陶盤,都是100%中國研發、中國製造。超跑是汽車工業DINGJI實力的代表,從0到1的跨歷史性發展是一家之能,也是一代之功。

埃安「熊掌與魚兼得「的性能哲學成就了Hyper SSR的開始,而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強悍的實力積澱與技術基礎,支撐著這個「中國超跑」的理想從設計走進現實。相信在1.9s中國超跑的引領之下,更多領先時代、領先世界的產品會爭相湧現,成為「中國創造」時代的發展中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懂車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