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utodealer綜合
歡迎供稿 | Autodealer@163.com
繼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成功在港交所IPO後,另一新勢力品牌威馬汽車也加快IPO交付,不過威馬汽車對外披露的招股書在網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據威馬汽車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間,威馬汽車虧損額持續增加,其中2021年巨虧82億元,在威馬巨額虧損背景下,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暉天價薪酬也備受多方關注。數據顯示,沈暉2021年薪酬總計12.6億元,占威馬同年收入的近三成,其超高的個人薪酬與威馬汽車年度年虧形成了鮮明反差。
另外,2021年威馬汽車行政費用為27億元,同比增長57%,威馬汽車表示:「主要是由於向若干管理層成員授予股份獎勵導致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內投資者支付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具體來看,2021年威馬汽車向主要管理層支付的薪資總額為17.5億元,其中沈暉總薪酬佔總額的72%。
對此,據《科創板日報》報道,今日上午,知名投資人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宋向前批評威馬CEO天價酬金:「妖怪天天有,今年特別多!」加華資本宋向前在朋友圈中指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威馬都不能算是經營得好的企業。若CEO真拿了12.6億元薪酬和股權激勵,且佔到營收的30%以上,這背後依據何在?難道威馬汽車創造了比肩華為、谷歌、臉書、特斯拉的商業成就?」
相比之下,同為造車新勢力的零跑汽車2021年虧損28.5億元,但該品牌創始人、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朱江明的年薪總額僅為954.6萬元,佔主要管理人員薪酬總額的9.9%。另外兩家造車新勢力品牌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的CEO李想和何小鵬2021年薪酬總計分別為150.4萬元與135.2萬元,如按此計算的話,意味著2021年沈暉的總薪資是理想汽車CEO李想的近800倍。不過,目前沈暉的12.6億元年薪是由普通薪金與受限制股份兩部分組成,其中實際薪酬僅201萬元,剩餘部分則以受限制股份形式發放,而這部分錢只有威馬汽車上市後沈暉才能將之收入囊中,也就是說,如果威馬汽車上市情況不理想的話,沈暉很可能拿不到這部分錢。
據汽車行業關注了解,最早在2020年9月,威馬汽車就開始準備進軍「科創板新勢力第一股」,2021年1月29日,上海監督局發布公告,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但沒多久,威馬汽車就被曝出暫緩在科創板IPO的申請,原因是威馬汽車的上市材料在審查中發現不少問題。對此,沈暉回應:「謠言」;威馬汽車則回應:「上市工作有序進行,時間未定」。今年6月1日,威馬汽車正式遞交港股上市申請,海通國際、招銀國際及中銀國際為其保薦人。
資料顯示,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由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沈暉創辦,總部位於上海。在創辦威馬之前,沈暉曾先後在博格華納、菲亞特、沃爾沃以及吉利等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擔任管理崗位,因此相比於李斌、何小鵬、李想,沈暉在汽車製造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據威馬汽車公司股權表顯示,目前沈暉王蕾夫婦共計持股30.82%。而從成立至今,威馬汽車已歷經11次融資,累計融資超350億元。
在產品上,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共布局EX5、W6、E.5和M7四款車型,其中EX5是威馬汽車旗下首款車型,於2018年9月28日上市交付,率先打破PPT造車。威馬EX5定位緊湊型純電SUV,售價區間為14.68-19.88萬元,相比於蔚來、理想等車企,威馬汽車首款車型定位相對低端,產品售價較低意味著能夠更好地獲得市場,但實際上,目前威馬汽車的銷量已明顯落後於蔚來和理想。作為對比,蔚來汽車首款車型ES8售價為44.8萬元,理想汽車首款車型理想ONE售價為32.8萬元。
數據顯示,2019年威馬交付1.69萬輛,蔚來交付2.06萬輛,小鵬交付1.67萬輛,穩居新勢力車企第二,但好景不長,這一優異表現僅維持一年;2020年威馬交付2.25萬輛,蔚來交付4.37萬輛,小鵬交付2.70萬輛,理想交付3.26萬輛,威馬跌出前三;到了2021年,小鵬交付9.82萬輛,蔚來交付9.14萬輛,理想交付9.05萬輛,哪吒交付6.97萬輛,而威馬僅交付4.42萬輛,與蔚小理有巨大差距;進入2022年後,威馬繼續落後於蔚小理,今年上半年,威馬累計交付2.17萬輛,而小鵬、哪吒、理想、蔚來分別為6.90萬輛、6.31萬輛、6.04萬輛、5.08萬輛。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威馬汽車實現營收分別為17.621億、26.717億元、47.42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按此計算,威馬汽車3年累計虧損高達174.35億元,而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小鵬、理想在2021年凈虧損分別為40.16億元、48.63億元、3.22億元,從數據上看,雖然這幾家造車新勢力均處於虧損狀態,但威馬銷量僅有蔚來、小鵬的一半,虧損卻高出了一倍。而2020年初,沈暉曾表示:「我們燒了多少錢就不透露了,因為我們肯定排不上前兩名,我們是排得比較靠後的。目前來講,我們很有信心成為全世界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造車企業,我們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也堅信能做到。」此外,在去年M7發布會後,沈暉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造車新勢力都跑在馬拉松的最後一公里,內部比拼交付量是沒有意義的,應該和比亞迪、通用、本田比,把他們的份額搶過來。而M7的到來,威馬有信心在2022年重回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M7是威馬汽車首款智能電動轎車,該車於2021年10月22日正式發布,定位中大型純電動車。按照規劃,M7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不過,從目前威馬汽車的發展來看,威馬不僅沒有跑到特斯拉前面,反而被哪吒、零跑等二線新勢力品牌超越了,而M7要到第四季度才上市,威馬想要依靠M7在2022年重回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難度極大。
數據顯示,自2017年至今,威馬汽車虧損數額已超百億元,而上市成為了持續虧損的威馬汽車繼續走下去的必經之路,至於威馬汽車上市之路後續如何,目前暫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