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斯克嫌棄的技術,卻在中國越來越火,華為做出正確選擇

關於自動駕駛的技術線路之爭,已經持續了幾年的時間,爭論主要圍繞在激光雷達與攝像頭之間。

激光雷達被馬斯克嫌棄

特斯拉汽車實現自動駕駛主要靠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以及背後的演算法。而對於激光雷達,馬斯克卻有些嫌棄,其曾經說過:激光雷達上車是件蠢事。

激光雷達可以通過電磁波的反射,測量汽車同物體間的距離、角度等。相較於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波長更短,測量就更為精確。

那既然激光雷達更具優勢,為何馬斯克卻不待見激光雷達技術?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激光雷達太貴。激光雷達研製難度大、裝配複雜、生產周期也長,這令激光雷達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考慮到成本問題,馬斯克自然不願意用激光雷達。

同時,激光雷達在實際使用中,受內部構建的影響在可靠性上,也是一個問題。

中國越來越火

然而即便如此,激光雷達的勢頭依然不可阻擋,在中國市場上越來越火。

2021年還沒過一半,我國已經發布了三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型。不只是在中國,在國際自動駕駛市場中,激光雷達的應用也愈發普遍。

極客公園引用一位激光雷達行業創業者的表態稱,激光雷達已成為眾多車企的首選,並不是一夜爆紅,而是得益於這五年時間的整體積累。

在多年的鑽研下,激光雷達的可靠性已有提升。據悉,激光雷達的完成度已有90%,餘下的都是需要細化的部分。激光雷達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華為的堅持沒白費

華為入局激光雷達領域,更是為這是在這一領域掀起了一波浪潮。

華為的動作十分迅猛,2019年,華為開始在內部研發激光雷達。如今,華為已經建成了車規級激光雷達第一條Pilot產線。

華為有技術實力、人才儲備,而且擁有強大的軟硬體基因,因為華為的入局,是此前的眾多激光雷達巨頭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

但對於整個行業來說,華為的到來是一個驚喜。激光雷達的價格一般要上千,甚至上萬美元,但華為卻要將價格降到200美元,甚至100美元

事實證明,華為的堅持沒有白費,激光雷達的路線沒有錯。而且,華為的努力也讓激光雷達路線更具有確定性。

未來,自動駕駛將有怎樣的發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