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慶-重慶日報 記者 申曉佳 張錦輝
5月24日,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中心(下稱:品促中心)在兩江新區正式成立。該中心將持續開展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研究、培育、評價、提升、推廣與合作等業務,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升級壯大和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5月24日,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中心成立大會舉行。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品促中心是什麼來頭?它將怎樣立足重慶,發揮全球影響力?
依託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優勢,助力品牌出海
回顧品促中心的「來時路」,有2個重要節點。
2022年9月,「新能源汽車品牌集群」在北京成立,重點開展新能源汽車品牌領域標準建設、評價研究、國際合作、平台搭建等工作。2024年11月,在「新能源汽車品牌集群」指導下,品促中心在兩江新區註冊成立。
品促中心為何選擇重慶?國家製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新能源汽車品牌集群首席專家蘇波一語道破:「重慶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重鎮和中歐班列起點城市,與歐洲、東南亞等國際市場聯繫緊密,已形成以兩江新區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品牌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品促中心落戶兩江新區,將更好整合優勢資源,深化對外合作開放,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展。」

蘇波。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一言以蔽之,品促中心依託重慶的產業集聚和內陸開放雙重優勢,將助推新能源汽車品牌出海,促進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產業優質資源對接,推動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國際交流等領域合作。
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品促中心落地,將進一步夯實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根基,完善產業發展生態。兩江新區將切實加強服務保障,全力支持中心發展,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品牌建設與發展。
立足品牌需求,開展前瞻性問題研究
品促中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中心?簡單地說,它聚焦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研究、培育、評價、推廣等,是一個國際性非營利組織。
中心的理事會、秘書處任職人員中,有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專家,也有中國國家品牌網、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公司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共同組建了一個「混合型」的專業團隊。
並且,品促中心還可以共享「新能源汽車品牌集群」的專家資源,共建品牌學術與研究能力,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力」輸送。
基於這樣的底氣,品促中心已經開始著手前瞻性問題研究。5月24日的品促中心成立大會上,品促中心聯合有關單位,共同開展全球首個《世界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指數》研究。

5月24日,悅來國際會議中心,世界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指數正式啟動。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記者了解到,該研究將首次以全面、系統、專業的視角展示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展全貌,創新構建涵蓋有形、質量、創新、服務、無形的五維評價模型,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品牌建設提供重要指引,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攜手各方,講好新能源汽車品牌故事
除了「高大上」的前瞻研究,品促中心近期還有許多「接地氣」的重點工作。
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中心理事長李方正介紹,品促中心接下來要進行「七個一工程」,其實就是拿出七個方面的工作成果,前述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指數》就在其中。
具體來看,品促中心要建立一個智庫,為行業輸出品牌思想洞察,為政府決策提供高質量專報等關鍵成果;要編製新能源汽車品牌路線圖,編製系列品牌評價標準;要培育新能源汽車品牌大會,打造專屬IP,講好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故事;要編製《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展報告》,包括年度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研究、評價體系、優秀案例等內容。
此外,品促中心還要打造新能源汽車品牌專業人才成長平台,創新工作和合作機制,促進有效運營、內外協同。
「目前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處在從產品出海向品牌出海的過渡期,品促中心誕生正逢其時。」
中國品牌促進會常務理事姚承綱表示,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品牌建設還存在缺乏世界一流的品牌願景、忽視品牌長期主義、在海外缺乏協同默契等短板。品促中心今後可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品牌評估,引導行業和消費者真正發掘注重核心技術創新、注重品質提升的好品牌,協同各方講好屬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故事。

姚承綱。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相關閱讀:
第七屆西洽會|新能源汽車品牌評價與促進中心在渝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