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對於哪一個細分領域影響最大,那麼在我看來非小型車市場了。在電動小車還未興起時,本田飛度和大眾Polo是小型車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但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兩台小車便已「跌下神壇」,比如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本田飛度銷量僅剩下590輛,而大眾Polo更是跌出了榜單,沒有任何銷量數據可查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下過去的一個月里小型車市場各車型的具體銷量表現。
3月份比亞迪海鷗以33965輛的表現反超吉利星願,再次回到了榜首的位置,而吉利星願的勢頭也不差,單月賣出了32481輛,排名次席。不得不說吉利星願的上市給比亞迪海鷗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尺寸上來看,吉利星願的個頭更大,能夠帶來更寬敞的乘坐體驗和後備廂空間,另外,星願還採用的是後輪獨立懸架,輪胎的尺寸以及液冷散熱的電池組也是它的優勢。
而海鷗這邊全系配備了前/後排頭部氣囊、自動頭燈和定速巡航等功能,配置來的更為全面,中高配車型上還加入了天神之眼-C智能輔助駕駛,兩台車可謂是各有優劣。從終端售價來看,比亞迪海鷗的非智駕版本起售價格已經來到了5.68萬元,而吉利星願的價格較為堅挺,這或許是海鷗銷量成功反超的關鍵。
老話說的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這話用在五菱繽果身上並不合適,該車在3月份賣出了15935輛,雖環比增長了57%,但考慮到去年下半年繽果的月銷量超過了2萬輛,在吉利星願正式上量後,它的實際的銷量還是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與海鷗一樣,五菱繽果的終端起售價格也是來到了5.68萬元,但純電續航只有203km,這讓它在與海鷗的競爭中處於了下風。
排名第四的是比亞迪海豚,3月份銷量是11477輛,其實海豚的產品力並沒有太大問題,升級之後增加了配置,智駕功能也加入了進來,但奈何同價位的競爭對手各個來者不善,比如同品牌的比亞迪元UP、吉利銀河E5等車型都有著更強的競爭力,哦,對了,就在近日,零跑B10也引來了正式上市,起步售價9.98萬元就給到了510km的純電續航,壓力又來到海豚這邊了。
新上市的AION UT單月賣出了4980輛,雖然與公布出的預售訂單量相距甚遠,但考慮到新車上市僅僅2個月,銷量還處於爬坡階段,這樣的表現倒也可以理解。AION UT的尺寸比吉利星願還要大出一圈,其在動力、純電續航以及配置方面也都佔優,後續月銷量破萬應該問題不大。
排在第六和第七名的也是兩台純電車型,分別是東風納米01和歐拉好貓,對應的月銷量分別是4625輛和1390輛,兩台車雖然排名偏靠後,但背後所折射出的問題卻完全不一樣。東風納米01銷量無法更進一步主要是受制於品牌力不夠,而歐拉好貓則屬於「自暴自棄」,外觀多年未曾變樣,產品力已經與當下車市脫節。
本田飛度在3月份賣出了590輛,環比增長了48%,看似漲幅喜人,其實還是2月份銷量基數太低導致。在今年的整個一季度,本田飛度的銷量只有1327輛,不及巔峰時期的零頭,從動力、能耗、乘坐體驗以及科技感等各方面來看,飛度都被如今的國產電車「碾壓」,或許它和大眾Polo一樣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榜單靠後的位置還有電動MINI COOPER、江淮釔為3、本田LIFE以及起亞煥馳四台車型,它們的月銷量分別是579輛、337輛、106輛和18輛。這裡重點來說說電動MINI COOPER,它的終端起售價格來到了14.88萬元,但與燃油車時代不同,消費者壓根兒不買賬,想要合資車可以有大眾ID.4 CROZZ和別克E5,國產車陣營中也有比亞迪海豹06GT、吉利銀河E8以及領克Z20等車型可選,在如今寶馬、賓士都在「打折甩賣」的當下,MINI的品牌號召力已經所剩無幾。
寫在最後:從榜單中可以看出,如今的純電動汽車顯然已經成為了小型車市場的主流,整個榜單中僅有3款燃油車,總的銷量還不到1000輛,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再去分析小型車銷量榜單的時候便再也看不到燃油車的身影了,與5年前相比,這樣的變化真的是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