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是真的要瘋啊,竟然又增加了一個關稅壁壘,怕不是覺得美國經濟現在還崩得不夠狠啊!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政府悍然宣布對所有非美產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關稅。這一打著「美國優先」旗號的行徑,宛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瞬間席捲全球汽車產業,不僅讓美國汽車行業自食惡果,更將整個產業鏈拖入至暗深淵……
哦對,中國除外。可問題是,特朗普這波就是想針對中國啊。畢竟現在全世界汽車產業鏈最發達,最先進,市場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自己。可最後被懲罰的是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以及美國所有從事汽車行業的人。上到資本家,下到工人,一個都逃不了。
先說受到美國影響的其他國家,通用汽車在墨西哥的工廠,每年向美國輸送大量整車,福特F-150皮卡的零部件也高度依賴加拿大工廠。便在北美市場深耕多年的豐田在這個政策里也被定義成了外企需要支付額外關稅。
一旦這個計劃被執行下去,那麼接下來將會帶來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鎖反應。墨西哥汽車零部件對美出口受阻,德國博世的變速箱工廠可能會被迫停工,韓國現代蔚山工廠訂單必然銳減。
然後就是美國本土企業,美國自己的本土車企,在成本大幅激增的壓力下,利潤被嚴重吞噬,福特汽車的預期利潤甚至被吞噬超100%。當然,那些盼著特朗普給他們帶來工作崗位的美國工人也不可能好過。一旦國內的車企崩盤,那麼失業幾乎是唯一結局。
歐盟委員會主席發出警告,歐洲車企對美投資大幅減少。曾經緊密的盟友體系,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搖搖欲墜。北美自貿區框架瀕臨解體,德國大眾、韓國起亞紛紛撤回或暫停對美投資計劃。
然而面對盟友們的不滿,美國不僅沒有做出任何修改,白宮甚至還放出威脅,若盟友反制將加征更高關稅,徹底踐踏了二戰後建立的國際貿易秩序,將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破壞了產業和外交格局,更暴露出其嚴重的經濟認知錯位。摩根士丹利測算顯示,汽車因關稅漲價,導致美國中產家庭支出大幅增加,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2年新低。彼得森研究所警告,汽車行業可能出現大規模失業潮,抵消拜登政府《晶元法案》創造的全部就業成果。
新聞和政治可以騙人,但是資本不會,畢竟資本是真的在商言商,哪裡有利益就去哪裡。特斯拉加速向亞太市場轉移產能,寶馬啟動「去美國化」改造,寧德時代暫停墨西哥電池工廠建設。美國汽車工業在這場關稅風暴中愈發孤立,正如高盛報告所警示的,美國親手製造的貿易壁壘,最終困住的是自己的製造業。
當特朗普在簽署儀式上沾沾自喜,宣稱這是美國汽車業的「偉大勝利」時,他的無知和傲慢令人瞠目結舌。這場關稅風暴,正在摧毀全球汽車產業歷經百年構建的分工體系,讓無數生產線停擺。
對於中國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美國拆了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汽車產業鏈,中國這波也算是躺著贏了。
該不會特朗普真的是川建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