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國產新能源汽車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銷量猛增!而去年則是國產汽車行業突飛猛進的一年!一方面競爭加劇洗牌,很多品牌開始倒閉出現問題,它們當中有曾幾何時銷量很好的品牌,也有銷量一直一般去年在營銷上花了大手筆的結果暴雷的品牌;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國產品牌汽車銷量進入新的台階,有一年更比一年猛的比亞迪!有發布即爆紅目前欠了一屁股車的小米!當然還有今天文章的主題:理想。
去年,理想汽車全年累計交付量突破50W,達成這一成就用時5年!這也是首個達成交付超過50萬的新勢力品牌!你要知道這是一個在售車型最便宜也要25萬左右起步的品牌,「蔚小理」當中小鵬銷量在下滑之後靠新款P7和mona 03再次上升,蔚來則是推出了兩個子品牌,試圖尋找破局的答案,而理想無疑是其中活的最好的!
作為一個純路人的角度來談談理想:一輛車銷量到底好不好?其實看馬路上跑的多不多就行!從去年某一時間段開始,我發現馬路上的理想突然多了起來!除了特斯拉就是它!
我所在的是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縣級市),相較於更加開放的大城市,我所在地的人更注重「穩定」,品牌始終是購車的第一要素,而理想的品牌力似乎沒那麼硬:特斯拉不用多說,滿大街都是,我22年提特斯拉的時候我們小區地下車庫應該是第一輛,如今小區20輛差不多;比亞迪不用多說,再就是鴻蒙智行,有著華為加持,品牌的影響更大!就像去年網上最火的小米,目前我們小區也只有我一輛而已!
相較於以上品牌,理想真的在知名度和接受度上沒那麼高,保守的用戶更傾向於知名度更高的品牌,尤其是25萬起步的車型,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小區地下理想也有10輛差不多了。
那麼理想為什麼賣得好?說說我對理想的印象:先是最簡單的,冰箱彩電大沙發!雖然這經常被網友拿來當做梗,說沒技術才會搞這三大件,但現實就是:這種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的確是賣點!而且越來越多的友商也加入到這一陣營!這反而說明了:網友該罵罵,用戶該買買。
最初我也覺得這三大件吸引不了的,我挺喜歡特斯拉酷酷的運動外觀,包括去年提了小米,大家也都知道我喜歡哪種類型的車了;但去年我還經歷了一件事:生了娃!當一家人集體乘車外出時,特斯拉硬邦邦的過減速帶、後排座椅短;小米的空間小等情況就不適合這個場景了!
如果我開車,那特斯拉和小米確實很爽!但如果我坐車,那這兩真的太不友善了!理想的定位就是奶爸車,就是適合一家人出行;我坐過L6,就是很舒服!理想CEO李想很懂用戶,他知道用戶需要什麼?當我帶著老婆孩子外出時,我需要的不是什麼極致的性能、什麼彎道快才是真的快、什麼幾秒的加速,我需要的就是舒適,我作為乘客我不需要了解什麼技術什麼懸架,我坐著舒服就可以了。而且奶爸車的目標市場很大,比那種主打運動、主打智能化的市場大太多了!我的下一輛車就是理想,我平時一個人兩個人出門我還是開小米,但一家人出門那肯定開理想。
再就是可油可電,目前解決續航焦慮的最佳方案,雖然純電是未來,但過渡期這就是最佳方案!
所以你會發現理想汽車在產品上踩中了用戶的痛點,給出了明確答案,現在友商紛紛跟進,有的品牌甚至照抄作業,推出更低價的同類車型銷量也很不錯。
但是做汽車,以上這些地方太容易被模仿甚至被像素級模仿了,理想要有自己的護城河:技術!
從去年開始從短視頻營銷重點來看,理想的宣傳重點更多是放在自動駕駛上,比如車機大模型、端到端等等,在技術上發力,這也是車企常見的手段。當然我不是理想車主,具體實際自動駕駛體驗上我就不過多說了!
說到底我覺得理想前期最難的還是品牌知名度:產品很OK的情況下,如何說服更多用戶花二三十萬買一個新勢力品牌的汽車!好在隨著國產新能源的發展,大家購車心態都是越來越開放的,外加上一是理想汽車外觀很霸氣,屬於那種辨識度很高又不是很老土的風格,相較於某友商更受年輕人喜愛,畢竟奶爸車用戶90後已經是大頭了。第二就是價格更低的理想L6的發布以及更成熟的產品,銷量提升。
和我開頭所說,滿大街的理想汽車多了,大家接受的更容易了!畢竟銷量和保有量才是很多人猶豫不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