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公眾號「微信安全中心」發布針對代辦駕照類詐騙行為的打擊公告,全文如下:
近期,有不法分子仿冒駕校、公安、法律諮詢公司等,通過網路平台大肆宣傳「免到場,代考駕照」「酒駕、醉駕、吊銷駕照都可以恢復」的代辦駕照服務,誘導用戶不斷支付高額報名費、手續費、保密金,達到詐騙目的。
為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微信團隊將繼續加強對詐騙行為的打擊。對於上述違法行為,經核實確認後,我們將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根據違規嚴重程度對相關賬號進行階梯式處罰。
一、代考駕照詐騙手法解析:
1. 詐騙分子仿冒駕校在網上宣傳「駕照免考拿證」業務,以「正規機構、系統可查、線上辦理、免學免驗、內幕操作、快速下證」等噱頭吸引用戶,誘導用戶添加社交賬號進行溝通。在溝通期間使用虛假營業執照、虛假交警系統、虛假合同、虛假教練證等騙取信任。
2. 除高額報名費外,部分「駕校」還會收取額外的手續費。溝通過程中,「教練」會收集學員的身份證、手機號、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並提醒學員錄製模擬考場考試的視頻,要求視頻時長18秒以上、在車內錄製、人臉清晰露出等,聲稱會將視頻上傳到交警後台,以此來佐證自身的正規性。
3. 部分「教練」會詢問用戶是否已下載12123,若已下載,則誘導用戶刪除該軟體。他們以「考試期間不要亂操作,否則將導致錄入人臉的考試成績被取消,5年禁考」等看似嚴肅實則恐嚇的話術,使用戶無法登錄官方app核實真偽。
4. 接著,他們謊稱下證成功,並給用戶一張名為「xx省車管所內部代考保密協議」的紅頭文件圖片,要求用戶繳納2-3萬元的保密金,聲稱簽訂成功後由車管所財務自動退回。付款期間,當用戶收到微信客戶端的風險提示時,「教練」會催促其忽略提示並繼續支付。
虛假「保密文件」
5. 為了騙取更多資金,部分「駕校」謊稱系統檢測到學時不足,要求用戶預存3萬元以驗證學時。他們承諾,在學時統計完成後,這筆費用將與保密金一同通過系統流程退還。
6. 在支付了保密金/學時驗證金後,用戶在12123平台上卻未能查看到自己的駕照詳情,或在諮詢駕照進度時聯繫教練卻發現:
●部分教練直接失聯,甚至將用戶的社交賬號拉黑;
●另一部分教練則發放虛假電子證件以敷衍用戶,隨後同樣失聯。
此時,用戶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而之前多次支付的辦證款項已無法追回。
二、恢復駕照詐騙手法解析:
1. 詐騙分子偽裝成法律諮詢公司,在網路上宣稱可通過行政複議幫助因違法(如酒駕、醉駕)被吊銷駕駛證的人恢復駕駛資格。他們聲稱「符合條件的包恢復」「先恢復再收錢」。
2. 在用戶支付諮詢費後,詐騙分子會提供一份申請書模板,告知用戶可以申請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來「恢復」駕照。然而,該模板內容與實際案情不符,無法實質性幫助用戶實現訴求。例如,一些明顯超過行政複議法定申請時限的案件,已經無法受理,但詐騙分子仍然誘騙受害者支付更多費用。
3. 這些詐騙分子並不具備法律執業資格。一旦用戶發現對方無法幫助自己恢復駕照並要求退回諮詢費,就會被拉黑。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
1. 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機動車駕駛證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相應課程學習,通過考試後方可取得。對於那些通過熟人介紹或網路渠道宣稱可以「免考包過」「代辦駕駛證」的信息,務必保持警惕,切勿輕信。
2. 駕駛證被吊銷後無法通過任何渠道自行恢復,只能重新參加考試獲得。任何聲稱可以通過「內部關係」或「特殊渠道」提前恢復駕照的都可能是詐騙。面對此類詐騙,應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法律風險。如有疑問,應直接向相關部門諮詢,確保行動合法合規。
3. 若在微信平台內發現此類詐騙信息,可通過微信客戶端或騰訊衛士小程序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