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馬中國宣布退出價格戰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然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舉竟然引發了多地寶馬4S店大規模拒不交車、臨時加價的現象。這一系列事件,猶如在平靜的汽車市場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將寶馬品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悉,不少消費者反映,他們在5月底6月期間預訂了寶馬汽車,並支付了定金,但到了7月提車時卻被告知需要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面對消費者的質疑,一些4S店給出的理由是車輛停產或產量減少,還有一些則表示總部審批未通過。然而,這些說法都遭到了消費者的質疑。
一位來自重慶的消費者表示,他於5月29日與重慶寶渝汽車銷售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購車合同,車型是寶馬i3,價格為17.45萬元,並支付了定金。然而,到了7月20日,他卻被告知該車已停產,需要加價3萬元才能提車。
針對4S店拒不交車、臨時加價的行為,有律師指出,這涉嫌違反《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根據《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寶馬4S店與消費者簽訂了購車合同,就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交付車輛。如果4S店單方面變更合同或加價,則構成違約。
此外,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4S店在未經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加價,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寶馬4S店的行為,不僅給消費者造成了經濟損失,也嚴重損害了寶馬品牌的形象。對此,寶馬中國應儘快採取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肅查處違規的4S店。對於已經加價提車的消費者,寶馬中國應妥善解決,例如退還加價款或提供其他補償。
如果遇到4S店拒不交車或臨時加價的情況,消費者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例如12315消費者維權服務中心。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希望通過此次事件,寶馬中國能夠正視問題,採取有效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希望消費者能夠提高維權意識,積極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