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優美且性能強大,同時又兼具長途行駛的舒適性和頂級駕駛樂趣的四門電動跑車。
前不久,剛剛開幕的2024年設計深圳展會上,奧迪以「dynamism by design設計綻放未來」為主題,並帶來展車——奧迪e-tron gt。
就在開展的前一天,筆者受邀參與了官方舉辦的都市靈感試駕活動,親自駕駛奧迪e-tron gt,深入感受這台來自奧迪純電豪華旗艦跑車。
藉此機會,正好跟大家聊聊奧迪e-tron gt。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指導價99.98萬元的奧迪e-tron gt,雖然價格在百萬元級別,但並不是該品牌最貴的電動車型,在其之上的奧迪rs e-tron gt才是「真大哥」,國內售價接近150萬元。
更重要的是,這款奧迪純電動gt車型與保時捷taycan有著同樣的血統,它們共享同一電動平台,設計和定位也極為相似。那麼問題來了,在當前的電動車技術發展中,價格更高的奧迪e-tron gt又有什麼競爭優勢呢?
高瞻遠矚的「激進派」
就不算百萬元級別市場,僅憑外觀肯定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即使在保時捷taycan推出多年後,其j1純電動平台仍然表現出色,其最有力的證明就是支持「真正的800v高壓」架構。
首先,j1平台在設計之初就未採取任何捷徑以達到800v的標準,而800v高壓平台在充電速度和效率管理方面的所有優勢,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一些品牌也開始推出價格更加親民的800v高壓平台電動車。
在wltp工況下奧迪e-tron gt續航里程超480km,為長途旅行提供充分的保障。所以,就技術而言,奧迪e-tron gt在高壓平台技術上仍然處於領先地位,這一點毫不誇張。
如此「創見未來」的前瞻設計與科技,足以讓人期待這個百年品牌引領未來的實力。
在談到國內造車新勢力追趕的過程中,不得不提到的一個技術亮點是空氣懸架。隨著技術發展的成熟,許多中國品牌都熱衷於使用「空懸」,奧迪e-tron gt也不例外,它同樣配備了空氣懸架。
與眾不同的是,奧迪e-tron gt的空氣懸架採用了三腔室設計,這與我們通常看到的單腔室或者是雙腔室設計相比,效果幾乎是不在同一個層面上的。
具體而言,單腔室空氣懸架雖然可以調節車身高度,但在不同高度下,其剛度是固定的,無法改變。與之對比的是多腔室空氣懸架,可以在不同高度下提供多種剛度調節,使車輛在不同離地間隙下,仍能在運動性和舒適性等方面做出精細的選擇。
目前,三腔室空氣懸架是量產車中能夠應用的最多腔室選擇。
當然,與單腔室相比,儘管配置表上都標註有空氣懸架,但實際效果卻大不相同。此外,在底盤方面,奧迪e-tron gt的後輪轉向技術讓我想起了此前賓士在其旗艦產品上的嘗試。
關於性能方面,奧迪e-tron gt的百萬元售價確實有其優勢所在。
雖然它的4秒破百加速成績可能會讓一些觀眾覺得有些誇張,但實際上,在電氣化的背景下,性能的提升已經變得更加平民化。
深入了解,奧迪e-tron gt的前後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75kw和320kw,與其高性能版本rs e-tron gt相比,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只是在動力輸出上,尤其是極限輸出的調校上,它相對更為保守,因此在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成績上有所不同。
要知道,奧迪e-tron gt還是一款車身長度接近5米的大型車型。
說到這,可能有人要「杠」了。
有了解過的朋友應該知道,來自特斯拉的model s plaid能夠在2秒內加速到100公里/小時。但是,特斯拉為這款車專門設計了三個電機,甚至連測試道路和規則都是精心挑選的。
另一方面,作為一款實際上的量產車,奧迪e-tron gt的前後軸都配備了永磁同步電機,包括特斯拉在內,很多雙電機車型都會使用一台交流非同步電機,因為這樣可以更經濟地提升車輛性能,而永磁同步電機則以其高密度、低能耗的特點而著稱,同時也表明了製造商對於車輛在高性能輸出下的高溫和振動影響有著充分的信心。
最後一個顯著的優勢是奧迪e-tron gt作為一款純電動汽車,提供了獨特的「兩擋變速器」,這一技術是從保時捷taycan中借鑒過來的關鍵特點。
對於電動機來說,它們通常能夠輕鬆達到高轉速,但這也意味著在持續高速運行時會有較高的能耗。
通過採用後軸兩擋變速箱,保時捷和奧迪使得電動機能夠在高轉速下「放慢腳步」,再配合上從賽事領域下放的e-quattro電動四驅技術的互相匹配,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更加穩定,從而實現更佳的能源效率和高速巡航時的穩定性能。
即使到了今天,這種為純電動汽車增加擋位的技術仍然是非常罕見的,無論在任何價格範圍內。
老謀深算的「保守派」
在聊完關於奧迪e-tron gt的「表面數據流」,我們再深入研究下這款百萬級純電動車背後的另一面。
說出來你看不信,奧迪e-tron gt的風阻係數只有0.24。
什麼概念呢?以往造車通過改變材質實現輕量化,如今則是通過空氣動力學實現更進一步高度輕量化的應用效果。
奧迪e-tron gt的誕生過程與眾不同,它沒有經歷傳統的設計流程,而是直接在風洞試驗中誕生,通過虛擬現實建模和數據匹配進行修改,完全在線上完成。
最終成果是今天的奧迪e-tron gt,其gran turismo流線型外觀將經典美學與卓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完美融合,不僅提供了長續航里程,還展現了強大的運動性能。
奧迪e-tron gt的設計細節充分考慮了空氣動力學,例如側面的氣簾、輪轂的空氣刃、底盤的凹槽設計以及尾翼等,都為車輛的空氣動力性能做出了貢獻。
此外,在整個奧迪家族,除了r8就是它的底盤最低了。
奧迪e-tron gt提供了標準的玻璃車頂和可選的碳纖維車頂,後者比玻璃車頂輕12公斤,有助於降低車輛的上部重量和重心,從而提升操控性能。同時,車頂還可以選擇alcantara材質。
在內飾方面,奧迪e-tron gt的內部設計以駕駛者為核心,搭載了一套由12.3英寸數字化儀錶板和10.1英寸mmi觸摸屏組成的先進奧迪虛擬駕駛艙plus系統,並集成了mib 3多媒體系統。此外,在內飾材料的選擇上大量採用了可再生資源,彰顯了其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奧迪e-tron gt還配備了豐富的尖端技術,如自適應巡航控制、交通擁堵輔助系統、車道偏離警告和自動停車功能等。同時,車輛提供了多個駕駛模式,使駕駛者能夠根據不同的駕駛條件和個人偏好來調整車輛的性能。
通常情況下,電動汽車為了降低重心,會將電池組平鋪在車底,這種設計往往會犧牲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使得膝蓋位置高於臀部,長時間乘坐會感到不適。
奧迪e-tron gt巧妙地在座椅兩側設計了凹陷的腳坑,即便在車身較低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乘坐的舒適性。這種設計將gt跑車的激情性能與suv級別的舒適性巧妙融合,為後排乘客提供了更加寬敞的空間。
綜上所述,奧迪e-tron gt既展現出靜謐與低調的特質,又不失奢華與環保的理念,同時還帶有一絲狂野的氣息。
不僅實現了過去在傳統燃油車上難以達到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它將可持續出行的理念深深植入了豪華駕駛體驗之中。
寫在最後:
對於2024年,業內預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則將會達到40%。
現如今,掛著綠色身份牌照,遊走在大街小巷的新能源車已不再是稀奇事,從幾萬塊到數十萬的新能源車身影隨處可見。
但是,在百萬元級別的超豪華市場中,可供的選擇仍是少數。
近些年來,奧迪在中國市場上的電動汽車戰略迅猛發展,展示了其電動汽車的卓越潛力和核心優勢。奧迪e-tron gt的推出,不僅融合了理智與情感,還將美學與科技融為一體,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不僅代表了「科技突破,啟迪未來」的理念,也是對這一理念的最佳詮釋。